无线讲解器怎样才是有效挑选?IndoorLink领夹式讲解器值不值得入手?

无线讲解器作为现代智能导览工具,取代传统扩音设备而来,致力于构建更智慧、更健康的旅游体验,在博物馆打卡成为新型社交日常的今天,逐渐为我们所熟知。

无线讲解器

当前,无线讲解器市场日益繁荣,不同品牌覆盖高低端各种需求,丰富了我们的选择,那么,怎样才是有效挑选?如何判断高性价比的讲解器?在正式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先介绍一下为什么我们需要讲解器,而不是传统的扩音器?

以往的旅游,往往混乱嘈杂,导游用喇叭大声喊话,游客争先恐后拥挤不堪。这种粗放的旧式导览不仅技术和形象落后,还造成旅途负担,最突出的是噪音污染,破坏景区环境,让游客无法安静有序地参观与欣赏。

传统扩音器带来了种种问题:

  1. 笨重不便,徒增负担;
  2. 噪音扰民,破坏环境和参观秩序;
  3. 声波震动,不利于文物保护。

因此,许多景区和博物馆已禁止使用扩音设备,现代无线讲解器应运而生,成为游客参观时的标配。

无线讲解器是什么?

无线讲解器是一个一对多的讲解系统,由发射器和接收器组成,导游通过发射器讲解,游客佩戴接收器耳机收听,从而实现远距离即时通讯。相比传统扩音器,优点明显:

  1. 无噪音污染:声音不外放,有效避免噪音。
  2. 小巧轻便:体积约为手机的1/3,重量轻至30克,轻便易携。
  3. 通讯距离远:音量不会衰减,无论远近,都能清晰收听。
  4. 团队管理功能:可以高效带团和批量管理。

无线讲解器通过科技赋能,取代噪音扰民的扩音器,构建了全新的参观旅游模式。它与导览导游具有天然的适配度,但却不止于此,今天,它不仅是景区、博物馆、企业展厅的重要导览工具,在政企接待、研学旅行、教学培训等领域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一对多讲解器

划重点!购买无线讲解器的关键关注点

那么,购买无线讲解器有哪些要注意的?判断讲解器优劣的标准有哪些?以下是重点。

外型。目前市场上有手持式或者头戴式、领夹式等各种讲解器,各有不同的侧重。

其中,手持式代表了权威专业的讲解方式,是当前主流的讲解器,大多数场合都可以使用。但它的不足之处也相当明显,如占用一只手,时间长了会累手,不便于双手展示或动态展示,不讲解时,需要有口袋或者包包来放置,对着装提出了额外的要求。通常它还需要配备头戴式麦克风,不仅繁琐累赘,还会拉低颜值。

头戴式讲解器不占用双手,束缚少,适合个性化、动态的讲解场合,但受众面小,应用空间有限。

领夹式讲解器借鉴了领夹麦的原理,内置麦克风,不需要再佩戴麦克风。它夹在衣领上就可以使用,解放双手的同时,更具科技感和时尚感。手持式讲解器适用的场景,领夹式基本上都可以使用。

舒适度。讲解器在不断向体量轻小发展,为参观出行减负,尤其与游客体验密切的耳机。耳机分为入耳式或者不入耳式两大类,在舒适度和安全卫生上有不同,相应会带来不同的运维成本。

入耳式即耳塞式,听筒探入耳道,可以固定和支撑耳机。入耳式容易引起耳朵胀痛感,久戴会损伤听力,由于不特定人重复使用,还存在卫生隐患。一般需要在耳塞上蒙一次性的耳套,但会造成额外的人力物力成本。

不入耳式通过耳挂挂在耳朵上,不探入耳道,因此不会引起耳朵胀痛,适合久戴。卫生隐患也要小许多,不需要使用一次性耳套,运维成本得以降低。

耳挂的材质也很重要。柔软硅胶耳挂能提升佩戴的舒适度,塑胶细耳挂过硬过细,会造成紧勒压迫感,不宜久戴。

通讯距离。远距通讯意味着核心强大,信号稳定强劲,抗干扰力强,在户外队伍拉得很远的情况下,能保证联系在线,从而减少队员走失掉队的风险,在孩子们的研学旅行中尤其重要。

音质音量。好的音质能带来生动悦耳的参观体验,有些讲解器使用廉价的发音器件,音质差,音量小,有的甚至还带有底噪,都会让参观导览体验不那么理想。

降噪。热点景区和博物馆大多人满为患、喧嚣吵闹,带降噪功能的讲解器能屏蔽环境噪音,清晰地讲解和收听。在机器轰鸣的工厂车间参观,降噪功能更是刚需。

目前市场上大多数讲解器的降噪功能并不理想,形同虚设,有的讲解器使用廉价降噪芯片,虽能达到降噪效果,但压缩过度,声音失真严重。

续航力。电子设备带来的负作用之一,就是各种电量焦虑,无线讲解器也不例外。有的讲解器续航力不足,甚至无法支撑一场完整的接待,有的电池放电性弱,衰减严重,半年以上就无法正常开机使用,这些都是需要避雷的。

回到开篇的问题,IndoorLink领夹式讲解器怎么样?

IndoorLink领夹式讲解器怎么样,值不值得入手?这是当前比较火的一款讲解器,各大电商平台都有很亮眼的销售业绩,在国内著名景区、博物馆以及一些上市公司的展厅都有应用,今年1月还引入英国宾利汽车公司,为这个世界顶级豪华轿车品牌提供讲解服务。

IndoorLink领夹式讲解器,是深圳市深层互联科技有限公司的专利产品,去年2月首发,经过300多天的优化,今年3月推出了升级版,接受了“五一”、端午等长短假期的实战检验。下面我们从各个维度审视一下这款讲解器。

外型设计

IndoorLink领夹式讲解器采用亚克力材质,小巧的方形盒体,背部有夹扣,可以很方便地夹在领口处。它的重量极轻,只有32克,像一枚领夹,适合全天佩戴轻松讲解。

它采用黑灰撞色设计,极简主义造型,自带松驰感,我们常见的参观场合,如博物馆、景区、工厂或车间,都可以适用,着装上,职业正装或者休闲服、民族服都可以,不挑服装不挑人。它具有低调庄重的设计感和品质感,应用在高端商务和政企接待中,能很好地彰显接待方的综合实力和品牌形象。

音质与降噪

第二代IndoorLink领夹式讲解器,引入了声学大师调校,采用专业拾音元器件,对标演艺级原音再现,高清音质细节丰富饱满,具临场感,可以实现情感的无损传递,带来生动悦耳的听觉体验。

市场上讲解器降噪功能大多形同虚设。二代领夹式运用AI降噪技术,搭载高性能处理芯片,实时降噪,只留人声,降噪效果显著,即使在工厂车间等噪音场所,也能清晰讲解和收听。

导游讲解器

远距通讯

从实测来看,在无遮挡条件下,IndoorLink领夹式最远通讯距离可达400米,而同类产品大多为150-200米。这意味着更强劲信号和更强穿透力,远距不衰减,超低延迟,不受跨越层、架空层等复杂空间结构的影响,保障清晰稳定的声音传输。

值得一提的是,领夹式讲解器支持999+频道,无需手动调频,运用自动跳频技术,多个团队可以同时同地参观互不干扰,热点景区无惧串频。

接收耳机

现在我们来看看IndoorLink领夹式讲解器的接收端部分,与用户体验关系更密切的耳机。

与发射器的高规格一致,接收耳机的表现也同样可观。它采用了安全卫生的不入耳耳挂式,硅胶亲肤材质,人体工程学设计,能稳固贴合各种耳型,佩戴轻松舒适,不易脱落,也不会磨伤皮肤。

耳机内置13mm定制大喇叭,搭载HIFI级复合振膜,音量足,音质清晰纯净。另外,它运用了无震感传音技术,能减少对耳膜的冲击,久戴不伤听力,受到老人和儿童观众的欢迎,是全龄友好型接收耳机。

耳机体量轻小,仅重11克,戴在耳朵上如裸耳般无感。小巧优雅的造型,颜值与功能兼具,在高端商务接待中,能很好地为自身品牌形象代言,同时体现对访客的尊重。这也是很多大型集团公司选择它的原因。

续航与运维

在续航上,这款讲解器也是相当给力的。它采用了大容量聚合物锂电池,放电性能好、衰减低,生命周期长。根据实测,发射器可持续工作6小时,接收器续航达8小时,全天免充,完美免疫电量焦虑。发射器还配备专用充电宝,遇到加长的参观或会议也足可应对。

另外,领夹式讲解器配备智能充电消毒箱,集充电、消毒、收纳于一体,三合一,批量式快捷运维省心省力。接收耳机还具备自动开机功能,不必一个个手动开机,可以快速进入工作状态,好用不累手。

电子讲解器

总结

在技术和配置上,IndoorLink领夹式讲解器走中高端路线,适合打造品质讲解。比如,专利领夹式、400米远距传输、演艺级音质以及AI真降噪等核心技术,颜值与实力都在线。

无论是减负出行,还是便捷运维,IndoorLink领夹式带来解放双手的时尚讲解体验,告别传统的笨重束缚,应用空间不断扩展,除了传统的导游导览,在政企接待、研学旅行、教学培训等领域,也不断迎来新的突破。

在快节奏打卡社交的当下,IndoorLink领夹式从多个维度回应了用户的需求,是很值得推荐的。

中国博物馆语音导览技术应用的发展和未来

“语音导览”顾名思义为“利用语言和声音进行引导和展览”。中国周朝就已经有“春官”一职,专管收藏王室宝物的祖庙,而“春官”在向周王及大臣介绍宝物时就是充当讲解员一职,可以说这是我国语音导览的萌芽状态。现代博物馆的人工讲解最早起源于1907年,美国波士顿美术馆率先起用导览人员,随后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大英博物馆都相继跟进。到1957年,美国Acoustiguide公司发明了语音导览设备,将讲解的录音存放在专门的设备里,供观众反复播放和聆听。由此,使用设备进行导览的模式开始在全球流行起来。

1988年,中国故宫博物院引入语音导览设备。发展至今,语音导览设备在中国已经走过了30多年的历程,导览的形式和服务也在不断更新换代。对博物馆的服务群体而言,语音导览主要分为两大类:散客导览和团队导览。本文基于中国语音导览设备的使用情况,从上述两种类型着手阐述中国语音导览技术应用的发展和未来。

一、散客导览使用情况

散客导览的服务对象为个人观众,该类语音导览大致可以分为5个阶段。

(一)前数码化时代

中国第一款针对散客的导览机是卡带式(cassette)导览机,从20世纪80年代末期开始流行。这款设备无论是外型还是功能都模仿当时流行的随身听设备,将导览节目内容存储在磁带上,观众配合耳机使用。

(二)数码化时代前期

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以inform导览机为代表的初代数码导览机首次将导览节目制作成音频并存放在内存芯片里,它的兴起逐渐取代了卡带式导览机。初代数码导览机体积较大,单机重量达到1kg,声音只能通过扬声器外放,游客需要将设备贴近耳朵以聆听导览节目。虽然这样的使用方式比较吃力,但是其键盘输入的方式让观众首次有了“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选择导览内容”的参观体验,这个概念便是后文提到的“数字点播”功能的雏形。初代数码导览机由于只支持单语种,因此一些大型场馆为了满足来自世界各国观众的需求,需要为每个语种单独配置一批导览机。2000年初,上海博物馆配备了中文和英文的inform导览机各500台,其他语种的各200—300台不等,总计约2000台inform导览机。

(三)数码化时代后期

为了适应观众不断提升的导览需求,以AGWand导览机和AGMini导览机为代表的数码导览机问世。从2002年起,AG系列数码导览机逐步取代初代数码导览机在中国的市场,它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①外型方面有两种不同款式,其中AGWand导览机有着类似inform导览机的长条形外形,声音外放,类似电话听筒,但是更为扁平,并且带有一定的弧度,这种设计符合人体构造,提高了使用的舒适性;AGMini导览机则缩小尺寸,约为手掌大小,没有外放功能,需要使用耳机配合使用。

②重量方面由于内置芯片和外壳材质的升级,这两款设备的重量都比inform导览机轻一倍以上。

③功能方面AG系列导览机在数字点播的基础上增加了多语种选择和自动触发功能。多语种选择功能使得博物馆只需利用较少数量的导览设备,即可实现多语种、高效率的语音导览服务,大幅降低博物馆导览设备储备和运营成本。

以上海博物馆为例,在inform导览机逐渐被AGWand导览机替换后,导览机数量减少到1000台左右,极大地节省了设备占地空间和能源消耗。自动触发功能是指通过内植RF感应器自动触发导览机内存储的节目,使得观众无需操作,就可实现边走边自动收听相应内容,给观众带来了一种全新的博物馆导览体验。但由于当时技术的局限,自动触发功能普遍存在精度不高和导览密集区域互相干扰的情况,再加上感应器现场安装调试较为烦琐,因此自动触发功能未能实现场馆普及。时至今日,某些场馆仍旧在使用AG系列导览机,足以证明其在满足观众导览需求方面的普适性价值。

(四)多媒体导览时期

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单纯的语音导览难以满足观众日益提高的的导览需求,多媒体导览设备开始崭露头角。2008年,以Opus导览机为代表的多媒体导览设备面市,这款导览机的芯片支持彩色图片和视频以及各类定制开发的小游戏等多媒体内容,极大地提升了导览内容的丰富性和互动性。当时,智能手机尚未普及,Opus导览机内置的多媒体功能对大部分观众而言尚属于新兴事物,是相当“时髦”的。从此开始,导览进入了多媒体时代。随着多媒体数字化技术的发展,导览的形式变得越来越多元化,导览节目可按需添加各种类型的图文、视频、地图、互动游戏等内容。以2017年上海气功研究所陈列馆制作的360。互动导览视频为例,通过球形摄像机拍摄的视频可以往任意方向旋转和延伸,点击视频内带标签的展品便可以打开相应的讲解界面,将知识性、互动性和趣味性巧妙融合。这种通过数字模型呈现虚拟展品的博物馆被称为“数字博物馆”。

(五)智慧导览时期

近10年来,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博物馆迎来智慧导览时代,其在数字博物馆的基础上为“物、人、数据”三者之间架设了双向多元信息交互通道。博物馆中的人(现场观众和线上观众、博物馆工作人员以及相关机构和管理部门)、物(藏品、各类设备设施、库房、展厅等)的信息可动态感知,并通过网络汇集,借助物联网和云计算技术,建立“物—人”“物—数据”“人—数据”之间的信息交互和远程控制,同时结合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实现对博物馆服务、保护和管理的智能化自适应控制。

智慧导览作为智慧博物馆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已经突破了仅呈现展厅展品相关信息的导览内容局限,它能通过互联网,广泛结合导览器的租赁管理、观众信息收集、票务系统服务等功能,在满足观众导览需求的同时,使得场馆管理和导览服务更为便捷、高效。

首先,智慧导览为观众提供了更多元的播放形式。相较于传统导览设备使用键盘输入编号或者通过RF射频触发来播放节目的形式,智慧导览的播放模式增加了地图选择、扫描二维码,或者使用蓝牙感应器进行定点触发,观众可根据自身的喜好自由选择。

其次,智慧导览实现了观众自助租借,节省了人力服务成本。以前的导览设备归还、租借、充电等环节全部需要安排工作人员实施,智慧导览设备只需电力供给,观众可通过简单明了的操作说明自行完成导览设备的租借、归还,设备还具备了为内置导览器充电、消毒的功能,无需额外配备专人管理。

第三,智慧导览使后台管理变得更加高效、便捷。系统通过后台服务器连接场馆的网络,管理人员可在后台查阅每台导览设备的实时状态,即充电中、待租中、租赁中等;每台导览机都内置了一枚定位芯片,将导览机的实时位置显示在事先绘制好的场馆电子地图上,便于及时查找观众不慎遗落的导览设备;可以实现导览内容远程写入,节约了技术人员的交通成本;还可以记录和统计观众使用导览机的数据,方便场馆研究和分析观众的参观习惯和展品的受欢迎程度。

最后,智慧导览甚至突破了导览实体设备的局限。很多场馆选择将导览的平台从实体导览机换成App或微信小程序,以迎合更多年轻观众的使用习惯,观众即便不进入场馆,也可通过线上平台获取导览内容,真正实现随时随地随心畅享。

2010年,美国Acoustiguide公司推出一款名为“Smartour”的导览App,充分利用了当时苹果手机的强大功能,带给观众全新的操作体验。然而,Smartour在中国的推广并不顺利,它有昂贵的制作费用及固定的模板,对场馆内网络要求较高,功能上与多媒体导览有相当部分的重叠,更重要的是,大部分观众觉得下载一个独立的App专用于单个场馆的导览比较麻烦。前三项阻碍都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不断改善,但第四项则直接导致该导览App项目的推广停滞。

经过数年的技术积累和市场调研,2018年,微信小程序导览—“小导览”应运而生。与导览App不同,它依附于微信小程序,观众无需下载,可以通过直接扫二维码收听,制作成本和周期都比App缩减了不少,推出后市场反馈良好,一直沿用至今。

二、团队导览使用情况

团队导览是针对团队观众进行的语音导览。在大部分情况下,团队导览主要指服务于团队观众的人工讲解。对于许多大型博物馆或景区来说,为团队观众提供导览服务是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也是衡量其综合运营能力的一项重要指标。团队导览的设备也同样走过了一段发展与进化的历史。

(一)单一简陋的大喇叭

21世纪前,博物馆较少提供针对社会团体的人工讲解。而在旅游景区里,常见的导览形式是导游手持喇叭型扩音器进行讲解。这种导览方式较为简陋,大喇叭一般只有开关两种模式,不能调节音量,且必须手持。人们经常可以在热门景点看到一手持喇叭型扩音器,一手举着旗帜的导游卖力讲解的身影。而其弊端显而易见,近处声音刺耳,远处又听不清,团队拥挤时相互干扰,除了导游自己带领的团队以外,周围的人也都被迫“聆听”,导览效果和体验都不佳。

(二)便于携带的“小蜜蜂”

大约从2005年开始,造型相对小巧、易于随身携带的“小蜜蜂”逐渐取代了大喇叭,被用作博物馆团队导览设备。从功能而言,“小蜜蜂”和大喇叭一样属于扩音器的一种,只是因为其体积小,便于携带而被称为“小蜜蜂”。“小蜜蜂”的音量可以调节,其连接的麦克风从最早的有线型发展成了后来的无线型,使用起来更加方便。尽管在外观造型和音量控制上较大喇叭有了进一步提升,但“小蜜蜂”的本质依然是扩音器,无法解决团队拥挤时互相干扰的问题。

(三)无线讲解器

随着无线通讯技术的不断发展,通过无线传输技术进行声音传导的讲解器逐渐取代传统的“小蜜蜂”。目前,博物馆主流无线讲解设备主要使用UHF和2.4G两种技术,即俗称的高频波和蓝牙。UHF的传输距离相对较远,而2.4G的频道选择更多,两种技术各有优势,可匹配不同的讲解需求。两种技术在设备的运用方面差别不大,一般都是由发射器和接收器两部分组成。发射器由讲解员携带,可以连接麦克风,接收器由观众佩戴。接收器根据外型一般分为两类,一类需要连接有线耳机,另一类使用耳挂型无线耳机(类似蓝牙耳机)。讲解声经由接收器的耳机直接传入观众耳中。与“小蜜蜂”相比,无线讲解器具有以下优势:首先是体验的提升。由于声音直接通过耳机入耳,观众就算离讲解员有一定距离,也能清晰听到讲解内容。其次是避免团队间相互干扰。无论是UHF还是2.4G的发射器,都有数十个不同的频道可以选择,不同的频道匹配不同的接收器,不同团队观众佩戴的接收器只会听到自己团队讲解员的声音,意味着当几个不同团队在同一个地点同时参观时可以互不干扰。最后是讲解器功能多样化。有的讲解器可以实现多人发言,即团队里除讲解员以外的成员也可以发言,适合由多个讲解员合作带队或是观众互动频繁的团队;有的讲解器可以存储导览节目,讲解员可以在播放事先录制好的音频内容与人工讲解之间进行自由切换,适合一些参观路线和讲解内容相对固定,但是又需要专人带队的团队导览。

(四)智能分区广播

随着团队导览需求的不断细化,部分高规格接待或VIP团队倾向于既不佩戴耳机接收设备,又能清晰聆听导览内容,因此越来越多场馆开始使用智能分区广播系统进行导览。这套系统主要由讲解发射器、控制器和音频播放设备组成。其工作原理类似无线讲解系统,发射器发出的声音被控制器接收,经由音频播放设备处理后放出。不同之处在于,无线讲解系统的音频信号通过观众佩戴的接收器接收后在耳机上放出;而分区广播系统的音频信号则由事先安装的音响设备播放。这些音响设备被设置在每个需要讲解的区域,讲解员带领团队观众到达一个讲解点位后,通过简单按键操作控制音响公放播放导览音频,团队中的所有人员可同时收听。这套系统的优势在于团队观众不需要佩戴任何设备,而定位音响的存在又能使不同区域的观众在听讲解时互不干扰。但是这套系统并不适合所有的场馆,因为其对于安装的场地要求较高,一般只适用于室内且讲解区域较为分散的场馆。

三、中国博物馆语音导览的未来

疫情期间,许多博物馆转而提供线上参观服务(又称云参观),导览的需求随着线下观众数量锐减而降低。随着疫情结束,线下导览的需求开始逐步回升,根据目前我国文旅市场的情况,对未来导览发展趋势进行如下展望。

(一)传统导览机需求稳定

语音导览设备在中国已经走过了三十余年的历程,尽管各种类型的技术和设备层出不穷,导览的本质还是“听讲解”,可以说导览设备所有的功能都是为了这个目的服务。虽然有部分观点认为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智能手机的持续普及,这类手持式导览机会被逐渐淘汰。但是事实是,参观的观众群体涵盖了全年龄层,其中部分老人和儿童并不是智能手机用户,租借一台语音导览专用设备于他们而言始终是最为方便和快捷的。因此传统的语音导览机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将继续作为博物馆提供讲解服务的重要形式。

(二)自助导览功能持续优化

自助导览是以传统语音导览机为基础,伴随信息技术发展逐步开发出众多便利功能的智能导览租赁系统。传统语音导览机的租借由人工服务实现,自助导览设备不仅可以实现全程无人员服务,还可以对导览柜中的设备进行自动充电、消毒、数据收集、远程管理等,为现场服务和后台管理提供了很大的便利,也成为越来越多场馆的选择。未来自助导览将在功能方面进一步优化,比如,通过记录分析观众的设备使用情况,根据其参观习惯推荐最符合其参观喜好和需求的展品导览;依据大数据分析,帮助博物馆在众多展品中,选择最具吸引力的展品和叙述方式来制作导览节目。

(三)终端设备简单化

目前最新的终端设备是多媒体导览机。这些设备的操作界面类似手机App,都是以触屏为主,辅以物理按键。相当一部分导览机体积庞大,且功能复杂花哨,观众经常在租赁后需要学习如何使用和操作这些设备。随着技术的沉淀和市场的反馈,人们逐渐发现一些烦琐的设计和功能并不能提升观众参观的兴趣和感受,反而为获取讲解服务设置了障碍,因而这类终端设备在功能和外型上都将逐渐“瘦身”,在保留基本功能的前提下尽可能简化观众的操作。

(四)微信导览使用率提升

目前微信导览主要有两种模式,分别依赖微信的公众号和小程序来实施免费和收费两种不同类型的导览。有些场馆在微信公众号增设了导览功能菜单,免费向公众提供导览服务。有些场馆开发了专门的导览小程序。小程序制作周期快,便于链接至收费功能,尤其适用于一些特别展览的收费导览项目。对于观众来说,使用微信导览,即使不亲临展馆也能浏览和欣赏展览,聆听导览内容,真正做到随时随地“云参观”。对于场馆而言,将导览功能添加到微信上,也给场馆的发展带来了便利,无形中将使用导览的线下观众纳入场馆本身的线上用户群,两者可以通过微信平台保持紧密互动和联系,成为场馆线上生态圈的一部分。微信导览无论从开发设计的难易程度,还是观众使用的便捷性方面都具有明显的优越性。随着国内微信软件使用的普及和其功能的不断扩展,微信导览使用率不断提升是一种必然的发展趋势。

(五)团队导览服务个性化

目前大部分博物馆接待团队观众时较多使用无线讲解器作为导览设备,少部分室内场馆使用智能分区讲解系统,但是随着团队观众个性化需求的增长,单一的无线讲解系统或者智能分区系统无法全面适配不同团队的导览需求。比如,有的户外场馆面积较大,且导览点位比较分散,现场讲解员数量供不应求,需要能够全程自动触发的耳挂式讲解器弥补人工讲解服务的不足;一些场馆接待国外观众团体较多,外国观众习惯于边聆听导览边交流的参观模式,需要能够融合发射与接受功能的多人发言讲解设备。相信随着无线讲解器技术的持续提升,团队导览服务将向着个性化、定制化方向不断发展。

(六)内容和服务水准不断提升

除了硬件设备外,语音导览内容和现场服务水平对衡量导览系统的质量同样重要。随着国内文博行业的迅猛发展,许多观众都有过在博物馆使用导览设备的体验,一些博物馆还针对不同观众群体的特点,分类设计制作了专门的导览路线和内容。比如,上海博物馆分别针对5—8岁和9—13岁儿童的认知水平和兴趣爱好,设计了两册少儿导览探索手册。少儿观众可以依据手册的指引,通过聆听导览,打卡趣味任务,来自主完成展区探索。未来观众对于导览节目内容的质量和现场服务的要求会越来越高。因此,场馆在制作导览内容时会从展品选取、文稿撰写、音频录制、数码化以及后期的多媒体制作等多角度进行全方位考量,并不断提升质量标准,使导览内容兼顾知识性与娱乐性。同时,场馆也会进一步加强针对现场导览服务人员的培训,最终形成一整套标准化、规范化的服务流程,给观众带来更优质的导览体验。

四、结语

20世纪80年代,美国博物馆界名著《新世纪的博物馆》中对博物馆的教育有如下描述:“若典藏是博物馆的心脏,教育则是博物馆的灵魂。”因此,博物馆不单纯是文物标本的收藏、展示和研究机构,更是有着沟通桥梁作用的文化教育机构,语音导览是发挥这种桥梁作用的重要手段和保证。中国的语音导览技术从最早的录音机加卡带的导览机到今天各种结合数字技术和无线技术的终端设备以及各类线上导览,经历了数十年的发展。本文按照散客和团队两种导览模式,梳理和归纳了国内导览技术发展的各个阶段,回顾了各项技术的出现、运用和更新,最后对语音导览在国内未来的发展进行展望。通过本文的分析可以发现,技术的发展依赖的是需求的增长,所有的设备和系统都是为了更好地服务观众。相信中国的博物馆从业者会不断吸取经验,持续更新发展,为观众带来日臻完善的参观体验。(来源网络,侵删)

成功了!深层互联团队分区讲解系统入驻上市公司企业展厅

品质会自证。深层互联团队分区讲解系统在某威上市公司企业展厅顺利通过验收,成功挽救濒临失败的讲解系统,稳定性与可靠性得到实力验证。

团队分区讲解系统

团队分区讲解系统与智能化展厅

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会注重企业文化的传承与品牌形象的展示,企业展厅作为重要载体,在国内外大型企业中都有着日益广泛的建设。与智慧博物馆、智慧展馆发展方向一致,企业展厅也在向智能化、数字化迈进,分区讲解系统的运用即是其中之一。

分区讲解系统又称展厅讲解系统、团队讲解系统、展馆解说系统,讲解员手持讲解器,通过现场安装的扩音系统,将声音均衡分布空间,观众无需佩戴耳机,也不必紧跟讲解员,无论远近都能听清讲解员的介绍。

分区讲解系统避免了传统扩音方式(大喇叭等)带来的声污染及后排观众听不清的问题,且可以容纳多个团队同时参观,非常适合接待政府领导、VIP客户、社会团体等。分区讲解系统一旦安装便常年不关机运行,对系统性能的稳定性、可靠性有很高要求。

团队讲解系统

某威企业展厅,失误与补救

某威是国家重点龙头企业、我国民营500强企业。旗下展厅约3000平米,空间布局大气庄重,每天有多批次的来访接待,使用频率很高。为此,集团方非常重视讲解系统的建设,选择了号称“第六代分区讲解系统”且报价低廉的供应商,但在实施中却不断出现各种问题,无法通过验收,最终宣告失败。

集团方着手寻找新的挽救方案,这一次更加谨慎和严格。他们充分考察了市场上知名公司的项目案例,有选择地发布了招标邀请,随后展开远程视频评标,要求竞标单位现场演示。在对8种发声单元全方位对比之后,最终确定了深层互联第四代分区讲解系统。

“受命于危难之际”,为追赶进度,以最小的时间成本实现展厅的正常运转,将损失降至最低,深层互联仅有15天的工期。在紧张的备货、现场实施和系统调试之后,项目如期完成验收,目前已平稳运行一段时间,状况良好,受到集团方高度认可。

展厅讲解系统

第四代分区讲解系统,分米级定位

深层互联深耕语音导览领域,业内首创第四代团队分区讲解系统,实现分米级高精度定位,支持跨越层、架空层等复杂结构,可以有效避免相邻团队相互干扰问题,语音切换灵敏及时。

相比第一代红外、第二代RFID、第三代蓝牙等传统技术,深层互联第四代分区讲解系统在抗干扰和灵敏切换等方面有质的提升。

  • 实现分米级精准定位,从展区级向展柜级定位跨越。
  • 使用专用UHF频段,电磁干扰少,不会出现信号拥堵,重要接待不掉链子。
  • 配置高品质音频单元,音质清晰还原度高。
  • 关键元器件均为军工级,耐受极端高低温环境。
  • 可与博物馆、展厅的公共广播及多媒体系统无缝融合。
  • 支持多种扩展功能,如自动感应讲解系统。

多年来,深层互联分区讲解系统多个项目在全国各地7X24小时不间断运转,已有千万平米级项目实施经验,曾多次挽救已告失败的讲解系统,积累了深厚的行业沉淀和良好的社会口碑。

最后,深层互联友情提示:当前行业存在无序生长的发展态势,所谓第五代、第六代讲解系统只是一个噱头,并没有严格的技术指标。分区讲解系统一旦安装,再更换就需要重新穿孔布线,必然会损伤墙体,带来更高昂的安装维护成本。馆方务必小心避雷,不要被噱头、销量或报价迷惑,选择时应多加考察比对。

博物馆讲解新模式

随着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博物馆作为文化传承和教育的重要场所,面临着适应数字化时代的挑战。传统的博物馆讲解模式已经无法满足数字化时代的需求,博物馆应积极创新讲解模式,提升参观者的体验。现深入探讨数字化时代下博物馆讲解的创新模式,包括虚拟导览、“AI+AR+博物馆”和互动体验等,旨在为博物馆提供更丰富多样的讲解方式,以更好地满足参观者的需求。

▚讲解模式的演变

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博物馆讲解模式正在经历深刻的变革。传统的博物馆讲解模式以文字说明、音频导览等方式为主,然而,这种单一的模式已无法满足参观者多样化的需求。数字化时代下,博物馆讲解模式呈现出多元、互动、创新的特点。

虚拟导览:突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

虚拟导览是数字化时代博物馆讲解的一种创新模式。通过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技术,可以突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为参观者提供沉浸式的参观体验。武汉自然博物馆和苏州博物馆均运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有效提升了参观者的参观体验。武汉自然博物馆推出了AR导览服务,参观者通过AR眼镜,仿佛可以回到远古时代,目睹侏罗纪马门溪龙化石重现生机。这种实景展示不仅可以让参观者获得身临其境的观览体验,还能将展品的历史和背后的故事娓娓道来,为参观者带来更多启示。通过虚拟导览,博物馆不再受限于实体建筑空间,同时也极大地增强了参观者的体验感。

苏州博物馆的AR导览服务也为参观者带来了独特的体验。2021年国庆期间,苏州博物馆西馆推出AR导览服务,参观者通过AR眼镜即可欣赏汉代的建筑、穿上汉代的服装,这种时空交错的体验让参观者能够在当下与过去之间自由穿梭,领略历史文化的多样风貌。虚拟导览不仅是对历史的还原,更是对历史的再现,使参观者能够亲身体验文物蕴含的丰富内涵。总之,虚拟导览可以突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为博物馆的文化传承注入新的活力。

“AI+AR+博物馆”模式:个性化与互动

“AI+AR+博物馆”模式为博物馆讲解带来了独特的个性化与互动体验,通过融合人工智能(AI)和增强现实(AR)技术,可以让参观者与文物亲密接触,提升参观者的体验。增强现实技术为博物馆讲解带来了全新的可能性。通过手机或AR眼镜,参观者不仅可以在实际场景中看到虚拟的展品,还能与其互动,有效增强了参观者的参与感。以湖北省博物馆的AR导览服务为例,参观者戴上AR眼镜后,古生物仿佛“活”了起来,营造出了独特的观展氛围。

AI技术的应用使得博物馆讲解更趋个性化。AI系统可以根据参观者的兴趣和需求,为其提供定制化的讲解服务。例如,当参观者对某个历史时期或特定主题感兴趣时,AI系统可以为其精准推荐相关的展品,并提供深入的解说服务。这种个性化的讲解模式让每位参观者都能根据自己的兴趣深入了解文物背后的故事。武汉自然博物馆的AR导览服务不仅提供古生物的生动展示,还结合AI技术,根据参观者的反馈和兴趣,智能调整展示内容,有效提升了参观者的观展体验。这种模式下,博物馆不仅是传统的陈列场所,更是一个与参观者深度互动、满足其个性化需求的文化体验中心。“AI+AR+博物馆”模式下,还可以实现多语言翻译、视觉辅助等功能,有效提高博物馆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参观者可以通过语音指令和手势与文物互动,同时享受实时的多语言解说服务。这一特点在面对海外参观者时显得尤为重要。“AI+AR+博物馆”模式以其个性化与互动性的特点,为参观者提供了更加深入、有趣的观展体验。通过AR和AI技术,可以实现虚拟展示和个性化讲解,将博物馆由传统的陈列场所转变为文化体验中心,为参观者提供个性化的文化体验。

互动展览:沉浸式体验

互动展览的兴起为参观者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沉浸式体验。这一模式通过运用现代科技,可以让参观者深度融入文化艺术世界,与展品亲密互动,带来了更加生动、有深度的参观体验。互动展览还可以有效增强参观者的参与感。例如,在某博物馆的现代艺术展览中,参观者可以通过触摸屏幕或手势操作与虚拟展品进行互动。这一模式使参观者不再仅仅是文物的旁观者,而是可以成为文化的创造者,促使他们更加专注于展览内容。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可以为参观者创造出更为逼真的文化场景。在博物馆的历史展览中,参观者戴上VR头显,仿佛可以穿越时光,置身于特定的历史时期,通过360°全景展示,参观者能够更好地感受当时的环境和氛围。这种沉浸式体验使得历史不再是冷冰冰的文字和陈列品,而是触手可及的生动场景。互动展览还可以通过多媒体的形式,提升参观者的观览体验。比如,在艺术博物馆的画展中,参观者通过AR眼镜,可以看到画作的创作过程,让参观者深入地理解艺术品的内涵和背后的故事。互动展览的兴起标志着博物馆参观体验的革新,为博物馆注入了新的活力,不仅丰富了博物馆的展览形式,还为参观者提供了更加丰富、深刻的文化体验。

▚创新讲解模式的优势

深度个性化

通过融合人工智能(AI)、增强现实(AR)和其他先进技术,博物馆讲解能够更好地满足参观者的个性化需求,为参观者提供定制化的文化体验。通过AI技术,博物馆可以为参观者提供更个性化的讲解服务。AI系统通过分析参观者的兴趣、偏好和交互反馈,可以为其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服务,提升参观者的体验。例如,在博物馆中戴上智能耳机,AI系统可以针对某个历史时期或特定主题进行深入讲解,使参观者更加深入地了解他们感兴趣的内容。增强现实技术的应用可以进一步提升参观者的体验。通过AR眼镜或移动设备,参观者可以获得在现实场景中观览展品的虚拟体验,从而加深对文物的理解。例如,当参观者站在博物馆的特定位置时,通过AR技术可以感知其所在的位置并提供相应的信息,使参观者能够看到虚拟的历史场景或与文物进行互动。这种交互体验不仅满足了参观者的好奇心,还为他们带来了更加深刻、独特的参观体验。深度个性化还表现在语音导览、互动游戏和个性化展示等方面。博物馆通过使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可以实现与参观者的交流和互动。通过互动游戏,可以加深参观者对文化历史的理解。总之,通过AI、AR等技术,博物馆可以为参观者提供更具针对性的服务,有效提升参观者的体验。这不仅有助于提高参观者的满意度,还有助于丰富其文化体验,进一步推动数字化时代下博物馆讲解模式的创新发展。

科技与文化的融合

科技与文化的融合为传统文化注入了新的动能。博物馆通过整合各类先进技术,如人工智能(AI)、增强现实(AR)等,不仅丰富了展示手段,更在文物传承、互动体验等方面展现出前所未有的能力。通过AI技术,可以对大量文献进行分析,深入挖掘文物的文化内涵,从而为参观者提供更为全面的解说服务。例如,通过AI技术,博物馆可以根据参观者的兴趣为其推荐相关文物,设计个性化的参观路线,提升其参观体验。这不仅可以更好地满足参观者的需求,还有助于实现文物信息的智能化传播。通过AR眼镜或移动设备,参观者可以在实际场景中看到虚拟的展品。这种交互式的体验不仅可以吸引更多年轻人,更使得博物馆成为融合了虚拟与现实的文化空间。例如,在湖北省博物馆中,参观者可以通过AR眼镜看到古生物“活”起来的场景,有助于加深其对文物的理解,提升参观者的体验。通过全息投影、虚拟现实等技术,文物得以以全新的形式呈现在参观者面前。例如,Rokid采用S2B2C模式的AR眼镜,参观者只需佩戴简便的设备,就能够在任意地点享受高质量的博物馆导览服务,增强了文物的可视性。总之,科技与文化的完美融合使得数字化时代的博物馆讲解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创新模式。通过先进的信息技术,博物馆突破了传统陈列的局限,使得文物得以以更加生动的方式呈现在参观者面前。这不仅为传统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还为参观者提供了更加丰富、深刻的文化体验,推动了博物馆在数字化时代的创新发展。

▚数字赋能:博物馆讲解模式的转型

智能化引导的深度讲解

智能化引导以深度学习为基础,通过分析参观者的历史兴趣、文化背景、学科背景等多维度数据,实现了精准的深度个性化讲解。例如,通过智能导览系统,可以分析参观者的历史浏览记录和学术背景,从而为其提供更深层次、专业化的文物讲解服务,帮助参观者更好地理解艺术品的内涵。智能化引导通过语音识别和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可以实现与参观者的互动交流,并为其提供更深层次的讲解服务。这种模式下,参观者不再仅仅只能通过触摸屏幕获取信息,而是可以通过语音交互实现与智能系统的真实互动。这不仅可以提高博物馆的服务水平,还有助于参观者深入挖掘文物的内涵。例如,当参观者在博物馆中看到一幅绘画作品时,他们可以直接向智能系统提问:“这幅画的创作背景是什么?”系统将通过语音回应进行详细解答,使参观者更全面地理解文物的文化内涵。智能化引导的深度讲解将博物馆的数字展示推向了新的高度。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参观者可以在实际场景中欣赏虚拟的文物展品,文物得以以更加生动、立体的方式呈现在参观者面前。例如,在博物馆中展示的一件古代陶器,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参观者不仅可以将其放大、旋转,进行近距离观察,还可以“穿越”到陶器生产的历史时期,深入感受那个时代的文化氛围。这种展示方式有助于加深参观者对文物的理解,提高博物馆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在智能化引导的深度讲解模式下,博物馆不仅是文物的陈列场所,更是一个智慧化的文化体验中心。通过个性化引导、互动体验和数字化展示,参观者可以获得更高质量的文化体验,同时也能提升博物馆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跨区域互动

跨区域互动是数字赋能博物馆讲解模式创新的具体体现。这种创新模式通过科技手段,可以将不同区域博物馆的馆藏资源整合起来。博物馆可以通过AI技术分析参观者的相关数据,深入了解参观者的个性化需求。例如,当一位对军事历史感兴趣的参观者进行参观时,AI系统可以根据其历史浏览记录精准推荐相关文物,并为其提供深度讲解。通过AR技术,博物馆实现了虚拟与现实的深度融合。通过佩戴AR眼镜或使用移动设备,参观者可以获得独特的文化体验,拓展文化视野。通过在线互动平台,可以实现跨区域互动,参观者无需亲临博物馆,通过网络即可参与博物馆的线上活动,并与其他地区的参观者分享文物知识和互动体验。这种跨区域的线上互动使得文化传播不再受限于时间和空间,构建了一个更加开放的文化交流平台。跨区域互动不仅为参观者带来了更加丰富、深刻的文化体验,加强了文化交流,还为博物馆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

数字化时代下,博物馆讲解模式的创新为参观者带来了更加丰富的文化体验。虚拟导览、“AI+AR+博物馆”和互动体验等创新模式的应用不仅可以更好地满足参观者多样化的需求,还有助于博物馆在数字化转型中保持活力。未来,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博物馆讲解模式将不断演进,为参观者提供更高质量的文化体验。(来源网络,侵删)

遇见桂林山水画廊,深层互联自动讲解耳机走进漓江

遇见山水,听懂山水。由深层互联独家打造,桂林漓江山水画廊导览工程,于不久前正式启动,声情并茂的真人语音引导着游客,走进有声有色的山水画卷中。

桂林山水甲天下,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奇幻瑰丽的艺术人文,如诗如画美不胜收。古有向导,今有导游/讲解员,引领游客徜徉山水之间,领略深层次的自然人文魅力。

深层互联自动讲解耳机的运用,以科技赋能导游导览,缓解讲解员配置不足、讲解水平参差不齐的问题,减少重复劳动,以全程自动的讲解模式,代替人工,将美景与传说向游客娓娓道来。

自动导览耳机

双频高精度定位 实时讲解如影随形

漓江排筏游是漓江景区特色热门游玩项目,乘筏而上,可游览漓江最美河段,旺季时江面上千竹筏,全程往返约10公里50分钟,覆盖著名景点如20元人民币背景、黄布倒影、九马画山等,移步异景,极具观光价值。

深层互联自动导览系统,为漓江排筏游带来了全新升级。为保证最佳游览讲解体验,在此次导览工程中,深层互联摒弃了传统信标感应器的运用,开创行业先河,创造性地引入了GNSS双频高精度定位系统,定位精度及感应灵敏度大幅提升。

GNSS是一种全球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由中国的Beidou、美国的GPS、俄罗斯的GLONASS、欧盟的Galileo多个卫星系统构成,可以实现全球范围内的定位、导航和时间同步等功能,通常单频平均精度10米左右,受复杂地理和气候条件的影响小。

深层互联采用GNSS双频多模定位方式,平均精度可达3-5米,最大定位精度可达亚米级,保证了自动讲解的精准触发。当游客佩戴导览耳机来到特定景点,即能听到对应的语音介绍,超低延迟、零误报,位置相近而讲解不同,灵敏感应,实时讲解,参观体验生动而流畅,与真人导游无异。

自动讲解耳机

与此同时,考虑到高精度GNSS相关元器件成本高昂,深层互联创新采用分离式讲解系统,将定位计算同讲解播报分离,打造经济适用的解决方案,通过批量投放,成本大幅降低,实现了科技惠民的创新突破。经过多轮考察和实测,受到景区运营方高度认可,成功采用并正式运营。

原路往返而见闻不同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描写庐山的名篇,从不同角度观看漓江的山水,也会有同样的感悟。

在漓江之上,乘筏往返,同一段路,归来所见已大有不同。比如,来时看到刘三姐的雕像,回程则有山峰形如男子,与刘三姐遥遥相对,至此,一个美好而动人的爱情故事完成了闭环。

深层互联自动导览伴随游客全程,与景观相应,即使回到同样的位置,游客也会听到不同的讲解内容。这正是深层互联自动导览系统的独创算法优势所在,不会重复,也不会遗漏重要景点,准确播报,失误率远低于人工讲解。

徜徉山水之间,风景在眼前引人入胜,耳边民间故事和奇闻解说妙趣横生,即使归程也收获满载,枯燥乏味是不可能的。

自动讲解器

佩戴舒适,全龄友好的自动讲解耳机

深层互联植根语音导览领域,不断推动产品迭代升级,多次在语音导览行业引领行业发展趋势,如发布业内首个领夹式无线讲解器、头戴式讲解器、投影式定向讲解音箱等等,覆盖语音导览的全品类,可满足参观、导游、培训、研学、演艺等各种场景下不同讲解需求。

深层互联导览耳机又一次成为行业拓荒者,虽小却强。耳挂采用柔软硅胶材质,人体工程学设计,能稳固贴合各年龄段各种耳型。机身小巧轻盈,佩戴舒适,续航持久。

导览耳机运维方便,在出厂前已完成预设,开机即用,通常使用默认配置即可,无需任何操作,简单好上手。另外,耳机内置特制大喇叭,音量比同类提高100%,能将环境水声、风声、发动机马达声等强噪音影响降到最低,很好地照顾到老人孩子等听力较弱的群体,是全龄友好型的旅游导览工具。

自助讲解耳机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讲解耳机为天地代言。戴上自动导览耳机,走进甲天下的桂林山水,当耳边的故事和眼前的山水交融,内化为心灵的震撼与触动,所有跋山涉水的出发,就都有了意义。

这款自动讲解耳机,在深圳博物馆履新了

在高科技的加持下,各种自动讲解耳机开始得到广泛的应用。自动讲解耳机具有工作稳定、成本低、使用简单的特点,能弥补导游/讲解员人手不足或专业水平参差不齐的状况,特别适合个人游和自助游的游客,是景区和展馆智慧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不久前,韩国驻广州总领事馆向深圳博物馆捐赠深层互联自动讲解耳机,引起广泛关注,网友纷纷表示要去博物馆实地体验一下。那么,这款在深圳博物馆履新的自动讲解耳机有何特别之处呢?

自动讲解耳机
深层互联自动讲解耳机捐赠现场

自动讲解耳机的无感适龄

这是一款自动讲解耳机,不需要导游和讲解员,佩戴它就可以自动收听到文物/展品的语音介绍。结合亚米级高精度定位技术,系统能自动感应和识别游客所处的位置,游客可随意游览,当来到特定展品前,耳机即播放相关展品信息,如一名随身导游,为游客带来专享、即时的讲解体验。

自动讲解耳机操作简单,轻轻挂在耳廓上即可,老人小孩都可以佩戴。它采用硅胶柔肤材质,人体工程学设计,轻巧舒适,久戴不痛且稳固不易掉落。耳机内置特制大音量扬声器,最大音量比普通外挂耳机提高100%以上,即使是听力不佳的老人或者身处工厂、闹市等嘈杂环境,也能获得理想的收听效果。

自动导览耳机也有国际范儿

自动导览耳机

博物馆年轻的发展姿态,以及丰富的文创周边,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走进博物馆、走近文物,包括慕名而来的外国人。深圳作为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居住着众多外国人,其中人数位居前五名的是日本、韩国、美国、印度和加拿大,韩国人位列第二。这款自动讲解耳机提供了13种语言自由切换,能覆盖绝大多数外国游客需求,可以说是非常国际友好了。

除此之外,深层互联自动讲解耳机还具有以下优势:

  • 突破亚米级高精度,讲解点间距从展区级大幅缩减到展柜级,感应精度提高300%以上,延时和误触发都降低到最小水平;
  • 引入了耐低温、长寿命的语音推送器,可在室外-30℃至+60℃恶劣环境下长时间使用,典型场景下使用寿命5年以上;
  • 非入耳式佩戴,更干净卫生,久戴不痛;
  • 耳挂可360°旋转,支持左右耳佩戴,适合不同耳型;
  • 配备智能充电消毒箱,磁吸式充电、消毒与收纳一体同步,更安全高效。

遇见自动讲解耳机

自动讲解耳机的工作场所包括博物馆、景区、企业展厅、工厂车间等有参观接待需求的场馆。

导览设备租赁柜

讲解耳机主要是由景区场馆向游客提供。当前,越来越多的景区配置了导览设备租赁柜,像自动售卖机一样,提供导览器、讲解耳机、耳麦等租赁服务,游客可以很方便地扫码使用。

在研学之旅中,遇见IndoorLink无线讲解器

游与学,相辅相成。春末夏初,在北京理工大学附属中学的研学之旅中,IndoorLink无线讲解器陪伴孩子们奔赴诗画徽州,深度领略自然与人文的瑰丽神奇。

无线讲解器
在古色古香的水墨徽派建筑前,孩子们合影留恋

当代研学旅行正方兴未艾。学海无涯,无论是面向中小学生的假期研学,还是面向在职员工的商务研学,因需求而生,助力着个体的可持续成长。作为智能导览设备,无线讲解器与研学有着天然适配度,小巧轻便而功用灵活的特点,让它成为研学培训工具的不二之选。

无线讲解器:研学旅行的理想

无线讲解器具备一对多高效导览功能,不仅确保了团队行程的高效组织和即时通讯,还能有效降低成员走散的风险,为学生的人身及财产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当前,无线讲解器最远已实现400米的通讯距离,并且具有超强穿透力,能胜任复杂的建筑环境,即使存在跨越层、架空层或是障碍物密集,也能稳定通讯,强抗干扰,信号不中断和卡顿。

队员不必紧随,能远距离接收讲解内容,不用担心掉队,从而创造出宽松有序的研学体验。

导游讲解器

IndoorLink:智能降噪户外更友好

旅游、参观,大多在户外进行,降噪成为刚需。IndoorLink使用AI智能降噪技术,在户外研学场景中表现出色。它能够动态过滤环境噪音,实时降噪,只留人声,哪怕环境吵闹喧嚣,也能清晰讲解和收听,从而契合孩子们活泼的天性。

区别于使用低成本降噪方案的产品,IndoorLink音质饱满清晰,人声还原度高,避免了声音过度压缩导致的失真和刺耳,带来悦耳生动的听觉体验。

一对多讲解器

舒适,永远是第一考量

研学与普通参观不同之处在于,研学周期较长,通常由一系列活动组成,相对于为时仅几个小时的参观游览,更注重长时佩戴的舒适度,对材质和工艺提出了更高要求。

IndoorLink使用人体工学,柔软亲肤耳挂,体量轻小,如空气般无感,久戴不累耳。另外,不同于通常讲解器仅限右耳佩戴,IndoorLink支持左右耳切换,能照顾到单侧耳朵听力不适的队员,同时减轻长时间单侧佩戴的不适感。

在音质音量上,采用无震感非入耳传音技术,加大了入耳的有效音量,音量更足,同时减少了对耳膜的冲击,有效保护学员听力健康。

研学旅行

虽小却大,未来可期

在国际研学项目中,翻译功能不可或缺。IndoorLink通过连接翻译设备或配备副讲翻译员,可实现实时翻译服务,甚至支持多语言同声传译,轻松跨越文化障碍。

讲解器虽小,却有着大能量。无线讲解器不仅是领队老师的得力助手,也为学生们带来了温暖守护,但它有更广阔的应用空间。通过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智能设备的联动,它能解锁更多应用场景,延伸出无限可能。在研学之路上,讲解器与我们一起,进步没有终点。

神助攻!无线讲解器,锁定博物馆打卡和智慧导览

无线讲解器,又称电子讲解器、导游讲解器、团队讲解器及一对多讲解器等,是便携式智能导览工具,以一对多无线通讯技术为核心,重塑着景区、博物馆的参观游览体验,助力场馆智慧化建设。

无线讲解器

无线讲解器的构成与体验

无线讲解系统由发射器与接收器组成,传统讲解器可能还需要连接麦克风。讲解员通过发射器讲解,游客则佩戴接收器耳机,即使相隔一定距离,也能清晰即时地收听,不必紧随,无惧掉队,参观更随性自由。从博物馆的静谧长廊到喧嚣的旅游胜地,无线讲解器正成为人们参观打卡的神器。

告别噪音,静心参观进行时

以往,扩音器的轰鸣或讲解员的竭力呼喊,不仅影响游览效果,更对环境造成了不必要的噪声污染。无线讲解器的问世,如同一场静音革命,让导览讲解像手机通话般轻松传达,并能有效隔绝背景噪音,为自然人文胜地带来宁静和谐。

一对多讲解器

强大的一对多团队管理

今天,众多旅游景点与博物馆纷纷引入无线讲解器,通过免费或租赁的方式,提供给游客使用。讲解器操作简单,开机即用,只需调节适合的音量,老人孩子都能很快上手。另外,讲解器还具有强大的一对多团队管理功能,如一键配对、一键静音、批量关机等,运维高效便捷。

现代无线讲解器不断加大高科技含量,比如,支持无限频道无惧串频,多个团队能同时同地参观,互不干扰;通过蓝牙连接翻译机或配置副讲,可开启同声传译,从而轻松跨越语言障碍,构建全球化、国际化的旅游环境。

导游讲解器

科技+时尚的双重赋能之下,无线讲解器不仅在外观造型上更小、更轻,设计感与质感并重,在功能集成与应用场景上也不断取得新的突破。从轻量化设计满足便携需求,到功能的整合扩展,覆盖研学教育、同声传译等多个新领域,无线讲解器正逐步走向平台化、生态化的发展态势。

智慧旅游让“诗和远方”更具魅力

  哈尔滨防洪胜利纪念塔广场上,松花江光影秀精彩上演;陕西咸阳秦文化数字光影演艺空间演绎秦朝风华;武汉黄鹤楼的夜间光影秀致敬广大劳动者……五一假期,“科技+文旅”融合的智慧旅游沉浸式体验成为消费新亮点。

  假日前夕,文化和旅游部人事司、资源开发司在杭州举办全国智慧旅游培训班,强化智慧旅游的人才支撑,促进数字经济和旅游业深度融合。今年以来,“新质生产力”成为高频词,而智慧旅游是“新质生产力”与旅游业结合度最高、最深的领域之一。近年来,各地充分利用科技创新成果,积极打造互动性与沉浸感并存的新场景,为游客带来耳目一新的体验。

  这是丰富体验的智慧

  今年1月1日,国产首艘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从上海吴淞口国际邮轮港启航。船上的设施可以充分满足游客的生活、休闲需求,被誉为“海上城市”。

  值得一提的是,爱达·魔都号是全球首艘5G智慧邮轮。“基于5G信息网络和卫星技术,爱达·魔都号充分运用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创新手段,实现了海上通信和邮轮服务的全面升级。”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副院长王志勤介绍,“通过创新搭建‘5G+卫星’空天地一体化网络通信,爱达·魔都号在船头、船尾处架设VR相机进行慢直播,游客可以在室内欣赏海上美景和邮轮行驶情况,还能在船舱观看精彩节目。”

  2023年11月,文化和旅游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公布第一批30个“5G+智慧旅游”应用试点项目;今年2月,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公布第一批42个全国智慧旅游沉浸式体验新空间培育试点项目,展现了各地智慧旅游发展的最新实践成果。

  在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4D+6面”全景影院立体还原长征场景,让观众感受血战湘江的战火纷飞;在河北廊坊,“只有红楼梦·戏剧幻城”打造如梦如幻的沉浸戏剧体验空间……不断涌现的智慧旅游新产品,让游客的体验更加丰富多彩。

  在数字技术的加持下,老厂区、老街区变身网红打卡地,工业遗存成为文化新地标。春节假期,北京首钢一高炉·SoReal科幻乐园正式营业,吸引了大批游客。“在项目打造过程中,我们引入科技、文化元素,融合未来科技乐园、主题秀场、艺术展览业态,打造了八大沉浸主题体验区、六大创新消费综合区,赋能城市更新,助力工业遗存改造。”首钢一高炉·SoReal科幻乐园总经理吕晓卓介绍。

  这是文化创新的智慧

  智慧旅游不仅丰富了游客体验,也在更好保护传承、创新呈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浙江省博物馆“丽人行——中国古代女性图像沉浸式数字展”现场,借助数字技术,古代女性图像在四周若隐若现,游客置身其间,仿佛与古代女性展开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展馆内,小朋友们目不转睛地盯着眼前变幻的屏幕,时而模仿古代女性的动作姿态。“通过展览,我看到不同历史时期中国女性的生命群像,内心很受触动。”广州游客戴女士说。

  夜幕降临,文旅演艺项目《今夕共西溪》在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上演,一排身着传统古典服饰的少女撑着油纸伞在桥头翩然起舞,长桥之上,光影变幻。《今夕共西溪》以西溪实景为舞台,讲述了南宋礼部尚书洪皓出使金国,以文止战,被扣北国15年仍坚守初心使命的故事。

  浙江大丰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策划总监杨艳荣介绍:“我们在项目打造过程中结合自然生态景观,将西溪美景、人文雅致与科技完美结合,为观众呈现了一场宋韵实景大戏。”

  “发展新型文化业态,需要形成更多新的文化产业增长点,更需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传媒大学文化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卜希霆认为,推动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发展,能够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吸引更多年轻人感知美好生活。

  “你好,文学之树,沈雁冰有多少个笔名?”“沈雁冰的笔名约有116个,其中较为著名的有30多个……”在浙江文学馆数字体验厅“对话文学之树”项目前,不少家长和小朋友大声提问,基于文学大数据平台及大模型驱动的“文学之树”一一作答;在“一木一石”数字大屏前,游客只需动动手指点击屏幕,就能了解鲁迅等文学家的行迹图、朋友圈……依托文学数字化应用,浙江文学馆不仅成为亲子家庭读书休闲的好去处,也成为外地游客的打卡地。

  作为浙江文学馆文学数字化体系搭建方,新华智云科技有限公司总裁助理余靖静说:“数字化让文学生动可感,文学让数字化更具人文关怀。希望通过数字化技术,为观众提供更加丰富的文学体验,给‘文学+’带来更大的发展空间。”

  这是管理高效的智慧

  游浙里、一码游黔东南、数字故宫……当前,各地景区的智慧化服务和管理已逐渐普及,通过一个个小程序、APP,不仅能让游客便利获取“吃住行游购娱”一站式服务,还能让旅游管理更加高效。

  在云南丽江古城,5G无人机智慧机库通过自动巡航、返航等功能为景区安全防控、指挥调度提供有力支撑;安徽黄山风景区通过实时客流监测、实时天气预测等,为游客打造一体化旅游服务系统……

  不少景区还通过智慧旅游项目提升适老化服务。去年,文化和旅游部联合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组织开展老年旅游典型案例推荐遴选工作,其中不乏景区适老化智慧旅游导览系统升级、上线关怀版APP等案例,让老年群体享受更便捷、更有温度的智慧旅游服务。

  近年来,杭州市以“城市大脑”为载体,以让游客“多游一小时”为主要目标,聚焦景区入园、酒店入住、游览转场等游客排队场景,推出“10秒找空房”“20秒景点入园”“30秒酒店入住”“数字旅游专线”四大便民服务,利用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优化城市旅游服务。

  2023年,以举办亚运会为契机,杭州向全球发放100万份亚运文旅大礼包,市民游客可通过“亚运PASS”数字化平台,兑换杭州地铁通票、景点门票。活动期间,有492.7万人次享受了惠民权益,直接拉动消费约6.3亿元。

  “2023年杭州数字文旅企业共1189家,涵盖数字文化内容生产、数字旅游体验服务、数字文旅技术服务等类型,产生16.6万个就业岗位和2145.5亿元营收。”杭州市文化和旅游发展中心(杭州市旅游经济实验室)主任周围介绍,“今年,杭州启动实施数字文旅产业培育三年行动计划,并与多家企业达成合作,进一步用文旅连接其他行业,用数字化赋能百业。”

  对于智慧旅游接下来的创新与发展,王志勤建议,要进一步鼓励适配旅游场景的产品、技术研发,推动场景与技术深度融合;打通数据采集标准,构建一体化旅游数据平台;打造技术提供商与旅游行业单位的供需对接平台,推动供需两侧协同创新;推动旅游景区形成数字化建设规划意识,引导景区培养复合型人才。(来源网络,侵删)

景区导览技术,智慧旅行新体验

在数字化时代,出游探险已不再只是脚下的路和手中的地图那么简单和原始。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景区导览技术正以一种既智能又趣味的方式,让我们不再有迷路的烦恼,也不必担心错过精彩的见闻,在陌生而美丽的景区,尽情探索自然与人文的奥秘。

这一切都要归功于那些神奇的导览“小帮手”。今天,我们来一起揭秘这些高科技小伙伴。

无线讲解器

AR导览:虚拟与现实的梦幻交融

增强现实(AR)技术,就像给双眼戴上了一副魔法眼镜。只需通过手机或特制的AR眼镜,眼前的景色立刻变得生动起来。历史古迹旁,虚拟的古人仿佛穿越时空,向我们讲述千年前的故事;自然保护区里,轻轻一点,屏幕上的小动物便活灵活现地跳出,介绍它们的生活习性。这种沉浸式的体验,让学习与娱乐完美结合,每一步探索都充满惊喜。

无线讲解器轻巧便携的打卡神器

告别传统笨重扰民的扩音设备,导游/讲解员使用小巧轻便的讲解器,引导游客参观游玩,成为景区的新常态。游客佩戴接收耳机,无须操作即可收听到清晰的讲解介绍,不会制造环境噪音,也不会受到周围噪音的影响,在人多密集、吵闹喧嚣的景点尤其适用。目前市场上讲解器的最大通讯距离已经达到400米,游客无须紧随讲解员也能收听,不必担心掉队,参观更轻松自由。

一对多讲解器

景区导览APP:一机在手,游遍天下

手机几乎人手一部,而各大景区也纷纷推出了自己的智能导览APP。这些APP集导航、解说、购票、餐饮推荐等功能于一体,是现代出行的全能助手。通过GPS定位,APP不仅能提供精确的路线指引,还能根据你的兴趣爱好推荐最佳游览线路。更有互动游戏和拍照打卡功能,带来满满的趣味性和参与感。

无人驾驶观光车:轻松享受沿途风光

在一些大型景区,无人驾驶观光车正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这种高科技观光车配备了自动驾驶系统,能够安全、平稳地带领游客穿梭于各个景点之间。车内的多媒体屏幕同步展示沿途风光的历史背景和有趣故事,让你在享受舒适旅程的同时,也能深度了解所见所闻。

景区导览

随着科技的进步,景区导览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丰富着我们的旅行体验。无论是AR的奇幻之旅,还是无线讲解器的贴心陪伴,抑或是智能APP的便捷高效,乃至无人驾驶观光车的轻松惬意,都在不断刷新着我们对旅行的认知。

在这个科技与自然完美融合的时代,带上你的好奇心,跟随这些智能“小帮手”开启一场说走就走的智慧旅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