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精度定位导览系统,自动讲解耳机和定向音箱

智慧导览系统有两大核心驱动:高精度定位以及人体感应,主要应用在非人工讲解领域,如自动讲解耳机定向音箱等。当前,亚米级高精度定位的突破,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全新体验。

亚米级定位精度,即讲解间距达到1米以下,是展区级向展柜级的跨越式升级,可以为每一个展品锁定一个独立的讲解区域,互不干扰,不串音,有利于升级参观体验,并维护安静健康的场馆声环境。

导览系统

自动讲解耳机,专属随身导游

游客佩戴自动讲解耳机自由参观,随着前行的脚步,来到展品前时,即自动触发语音讲解,离开后自动消失。高精度的定位及高灵敏的人体感应,可将误识别和延迟降至最低,不会因乱入的小孩或猫狗而导致误触发。全程自动讲解,语音播报灵敏及时,讲解如影随形。站在一个展品前听到另一个展品讲解,这样的乌龙也不被允许发生。

如拥有一名随身导游,自动讲解系统尤其适合自由行、个人游的游客,不必跟团,无须紧跟讲解员,是真正意义上的自由参观。自动讲解系统支持13种语言切换,无须翻译,对外国游客开放友好,也让它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自动讲解耳机

定向音箱系统,沉浸式专享音域

定向音箱根据超声波原理,使声音向指定方向发射,在相关展品周围形成一个封闭、独立的音域空间,游客无需佩戴任何导览设备,来到展品前即可自动听到语音讲解,走出音域后则听不见。结合亚米级高精度定位技术,感应识别更精准灵敏,小夹角、窄间距、长声波,带来更准确覆盖的讲解体验。

新一代定向音箱,还可以多个组合打造音域矩阵,形成更具冲击力的讲解效果,如在迎客区制造声瀑。进阶的定向音箱还自带光幕指引,融合图像、文字等元素,声光结合,创造立体生动的参观体验,并可应用于各种品宣推广。

定向音箱

亚米级高精度定位的实现,让更多应用场景成为可能,是技术进步的标志性事件,将不断推动更深层次的行业变革,引领智慧导览迈向全新的高度。

当导览系统迈向亚米级定位,是怎样一种参观体验?

曾经,不可避免地,我们的参观体验并不总是美好,比如,站在一个重要的展品前,无法自动触发讲解,或者听到的是其他展品的介绍。导览系统的失灵和错乱,是参观之旅中恼人却挥之不去的“副产品”,令观展目标难以达到满分。

今天,我们已经可以通过高精度定位的导航系统,在出行路上获得路线和方向指引。而在展厅、展馆、景区等打卡热点地,高精度定位系统的优越性也得以广泛延伸,自动导览与语音讲解成为可能。

导览系统

亚米级高精度定位的突破解决了这一问题。它将讲解点的间距从展区级的3-5米,大幅缩减至一个展柜约1米的范围内,实现从展区级到展柜级的跨越,误触发及延迟都降到最低,自动讲解如影随形。导览自此翻开了全新的一页。

在亚米级高精度定位导览系统中,自动导览设备能够以低于1米的间距,精准识别每一轮讲解的起始点,相当于将每一个展柜刻画为一个独立的讲解领域,各讲解点位互不干扰、不串音,当游客来到相应展位,即会自动触发语音讲解,而一旦离开,讲解声音也将自动消失。

这一突破性技术以高精度定位识别与人体感应为特征,精准捕捉游客实时动向,并灵敏地给予正向反馈,游客如拥有一名随身导游,可获得及时、准确的讲解服务,参观体验顺畅而自由。

亚米级高精度导览系统以长寿命、军工级的感应器为支撑,能承受恶劣环境高低温,一次投入即可常年7×24小时不关机稳定运行,具有低故障率、低运营成本的显著优势。

自动讲解系统

深度的亚米定位技术与创新的语音导览结合,可广泛应用于展馆和景区的自动讲解系统定向音箱系统及分区讲解系统等,带来充满未来科技感、智能化的参观体验,成为智慧展馆、智慧景区建设的强大引擎。

定向音箱,当声音像激光一样发射

我们常常被告知光和声音的相似之处——它们都是以波的形式存在。比如光,可以通过灯泡散射四处,也可以是激光精确地直线传播。那么,声音是否也可以实现类似激光的直线传输呢?答案是肯定的,定向音箱是这一领域的代表作。

定向音箱

那么,何谓定向音箱?它有多个名字,包括指向性音箱、指向性扬声器、定向扬声器、超声波定向喇叭等,核心含义是一致的:定向音箱可以像手电筒一样,精准控制声音的传播方向和范围。它能够营造出专属的音频领域,只有身处音域的人才能听到声音,一旦离开这个区域,声音便随即消失。

定向发声的原理在于,利用超声波在空气中传播时的非线性交互作用,产生具有高度指向性的可听声波,从而实现声音的定向路径传播。进阶的定向音箱,还融合了光学投影功能,生动光影结合清晰的图文指示,为观众提供了一种多维度的信息接收方式。

与传统音箱发出的球面波、向四面八方传播不同,定向音箱运用超声波技术,将音频信号凝聚为一束狭窄的声波,仅向单一方向传递,音域之外则是安静的。而且各音域相互独立,互不干扰,带来专属的、沉浸式倾听体验。

定向音响

正因如此,定向音箱已在多个行业中发挥独特的作用——无论是嘈杂的景点、宽敞的机场候机楼,还是繁忙的车站和购物中心,定向音箱都能打造“封闭”的倾听空间,减少对环境的噪声污染。

在需要特殊声学效果的展陈建筑中,定向音箱更是理想的选择,如博物馆、艺术馆等,这些专业展馆对声环境要求极高,并有严格的降噪减震控制,以保护文物免受声波损伤。

现代定向音箱的应用功能不止于此。光幕投影和小角度人体感应等技术,升级了在这一领域的应用体验,在定向发声之外,打造光影一体的品宣盛宴,已经不再是遥不可以及。

深层互联指讲®定向音响,打造专属讲解空间

定向音响,是通过特别的声学原理,往特定方向投射声音的设备,就如同手电筒的光束一样,只有站在特定音域范围内,才能听到清晰的声音,音域之外则完全听不见,从而为游客营造专属的沉浸式聆听空间。

定向音响

定向音响不仅有效解决了传统音箱噪音扰民的问题,也显著提升了游客的参观体验,有助于维护场馆健康静谧的声学环境。

然而,传统定向音响往往依赖人体感应开关来控制播放,功能单一,精确度和传播距离都有很大瓶颈,另外还存在成本过高、维护繁琐等问题,影响了市场的扩大应用。

针对这些问题,深层互联研发出指讲®系列投影感应式定向音响,将声音和光学效果融为一体,打造全新的讲解与展示模式。指讲系列打破了传统定向音响仅能提供语音讲解的局限,声光融合、图文同步,带来视听合一的立体观展体验。同时,它采用高精度人体感应技术,实现小角度、远距离的精确识别与感应,误识别与误触发都降至最低,“人来声起、人走声息”,且互不干扰,让观展科技感、未来感十足。

定向音箱

指讲系列性能稳定可靠,一次安装投入即可常年运行,此外,它采用隐形安装,不影响场馆整体布局设计,并支持远程批量管理,大幅降低运营成本,运维更高效便捷。目前深层互联已有多个项目在全国各地7×24小时不关机运作,成为景区/展馆智慧化建设的重要支撑。

当前,人们更注重公共场所的安静有序,指讲定向音箱从市场需求出发,可以广泛运用在展览馆、博物馆、公司展厅、超市、商城、数字媒体广告板、学校、图书馆、地铁站、市政文化建筑长廊、会议室、公交站台、住宅等多种环境中,并在可以预期的未来走得更远。

青年博物馆“热”的“冷”思考

当前,博物馆“热”持续升温,线下打卡、线上“云逛”已成为一种社会潮流,而青年群体是这一新风尚的主力军。以中国国家博物馆为例,2022年度累计接待服务观众160余万人次,其中19—35周岁年龄段的青年观众占比近40%。博物馆正在被越来越多的青年列为文化生活的必选项,探索青年博物馆“热”这一文化现象缘何出现、问题何在以及如何应对,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青年博物馆“热”的成因:精神生活的新追求、社交活动的新场景、科技赋能的新体验

任何一种社会文化潮流的兴起与发展,既不是单一因素独立作用而成,也不是无中生有突然而成。探其成因,需要以宏阔的视野、多维的角度予以整体性审视。整体而言,青年博物馆“热”是新时代青年文化认同、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内在情感的行为外化,是文化强国、教育强国建设实践的时代产物。具体而言,可概括为“三新”。

精神生活的新追求。当前,青年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不仅仅局限于物质生活领域,而是对精神生活有了更高的追求。青年的文化素养获得普遍性提升,本身就对博物馆这所充满“文化营养餐”的“大学校”充满向往。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博物馆就是一所大学校”,“博物馆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殿堂”。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坚持把教育作为国之大计、党之大计,作出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重大决策,推动新时代教育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格局性变化。当代青年拥有更加丰富的教育资源,受教育程度明显提升,普遍拥有一定的历史知识、文化修养和审美情趣。加之青年群体对互联网的长期学习性使用,普遍具有更为宽广的眼界和见识,更倾向于追寻丰富性的精神支撑。在快节奏的生活中,青年群体更加渴望欣赏“文化之美”,感悟被遗忘或被忽略的“历史之美”。他们已不限于翻阅书籍上的照片和观看影像资料,更想实际走进人类文明的殿堂——博物馆。另外,青年群体追求美好生活的实践并不只停留于自身层面,还会拓展至身边的家人朋友。

社交活动的新场景。伴随经济社会的发展,青年一代的社交理念发生新变化,呈现出鲜明的代际特征:不热衷吃吃喝喝的所谓“酒桌文化”,而是基于思想文化领域的共同爱好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迈向更高层次的交往。博物馆为其提供了一种高雅别致的社交场景。

从社交成本看,大多数博物馆是免费开放的,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青年群体的经济成本。根据国家文物局公布的数据,2022年我国新增备案博物馆382家,全国博物馆总数达6565家,排名全球前列。通过持续完善博物馆免费开放政策,我国90%以上的博物馆实现免费开放。

从社交环境看,我国人文历史类博物馆建设日趋成熟,其硬件设施、服务水平持续提升,环境设计充满文化韵味,且大多是室内建筑,不受天气变化影响。除了常规展览之外,博物馆还时常开展讲座、展演、青春工作坊等活动。同时,我国专题类、行业类、自然科技类、新兴技术类、艺术类、生态类等不同门类的博物馆建设也已按下“快进键”、步入“快车道”,进一步拓展了青年社交语境的选择范围。

从社交平台看,线上分享内容反映自身状态。近年来,青年在网络平台的分享内容悄然变化,不少青年从晒美景、晒美食等向“晒文化”转变。博物馆既具有传播知识的社会教育功能,又拥有文化熏陶的人文涵养功能,从而成为青年“晒文化”的重要选择,通过“看展式社交”寻找文化和情感共鸣,以巩固或拓展人际关系。

科技赋能的新体验。科技进步尤其是数字技术赋能,让文物“活”起来,为广大青年参观学习博物馆提供了全新体验。

首先,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为博物馆科技赋能创造了难得的历史契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发挥博物馆的公共文化服务功能,出台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政策,推动博物馆高质量发展。例如,2022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实现数字技术与博物馆的深度融合。

其次,科技赋能使博物馆活动内容的展现形式不断创新,更好契合青年群体的体验偏好。当代青年生活于数智化环境之中,他们既是先进科技的创造者,又是数字科技的使用者,拥有强烈的科技探索兴趣,乐于追求富有科技感的体验产品。近年来博物馆不断尝试运用前沿科技,充分利用AR、VR等数字技术,综合运用红外感应、AOA定位、3D光雕、XR空间副舞台等数字化手段,开发数字IP、制作小程序与APP,提供沉浸式体验、虚拟展厅、高清直播等新型文化服务项目,努力摆脱以往的静态陈列与粗放讲解,更多青年被“圈粉”。例如,“云游敦煌”小程序推出的世界首个运用游戏科技打造的“数字藏经洞”项目受到青年人的热捧。

最后,信息传播技术极大提升了博物馆的传播效度,增加其在青年群体中的可及性和可见度。博物馆充分挖掘与发挥社交媒体的传播优势,积极打造宣传展示的线上窗口,运用诙谐幽默的语言,设计频频出圈的“文物表情包”,增强自身“网感”,拉近与广大青年的心理距离,吸引越来越多的青年在线上线下走进博物馆。

青年博物馆“热”存在的问题:供需关系的失衡、参观言行的失范、展览学习的失真

供需关系的失衡。主要为博物馆的有限供给与青年群体的旺盛需求之间的关系失衡。

第一,博物馆尤其是大型博物馆“一票难求”的现状难以满足青年观众的巨大需求。博物馆预约难问题较突出,特别是在旅游旺季,“黄牛倒票”行为频现,甚至出现使用外挂软件恶意抢票的行为,损害了博物馆的公益属性。客观地讲,大部分博物馆对恶意抢票等行为暂不具备技术管控能力,其自身购票系统的防冲击能力亦需进一步提升。

实践证明,越是“热”的现象越需要“冷”的思考。博物馆成为青年群体文旅、社交、生活的“爆热”选择,这是社会进步的表现。系统梳理其中所存在的现实问题,是确保这一彰显社会进步的文化行为“长热”下去的基础。

第二,博物馆的讲解服务难以满足青年观众的差异化需求。据统计,2022年全年我国博物馆举办线下展览3.4万个、教育活动近23万场,接待观众5.78亿人次。但是多数博物馆的讲解服务没有做到因人施讲,没有针对不同的青年团体制定个性化的讲解方案,讲解词也没有实现常讲常新,“千人一稿”的讲解服务不能满足不同青年观众的知识需求,专业型的讲解人才也相对缺乏。提供多样化讲解服务的创新力度不够,在维持参观秩序与开放讲解的问题上需要进一步探索。

第三,一些博物馆的展览活动难以满足青年观众的高品质要求。部分博物馆没有深挖自身特色,存在“千馆一面”的尴尬局面,在展览策划上相对落后,没有坚持叙事型、故事性的展陈理念;在展览结构上出现展品多而解读少、审美有余而叙事不足等问题,简单的文物堆砌难以吸引、打动青年观众;相关文字说明中时有低级错误,例如在特色主题、重点文物、背景解读等知识介绍中出现错字、漏字、病句、标点符号不规范等问题,影响了观众的文化体验感。

参观言行的失范。博物馆是一个庄严的文化场所,青年观众的整体素质较高,能够做到文明有序参观,但也有少数青年观众存在言行失范的问题。一是不文明行为。少数青年观众自入馆时便存在仪容不整、随意丢弃杂物等不文明行为。二是违规行为。部分青年观众在设有禁止拍照标志的区域拍照,违规使用闪关灯拍文物;未经批准私自进行商业性拍摄、讲学、表演、自媒体直播、采访、录播等非参观活动;不听劝阻,随意触碰馆内藏品,甚至存在污损、毁坏展品等违法行为。三是“戏说文物”。少数青年对具有重要历史价值和丰富文化意蕴的文物缺乏敬畏之心,发表不当言论,高谈阔论未经考证的所谓秘闻、传说、野史,编造有关文物的历史故事。

展览学习的失真。博物馆既是历史的保存者和记录者,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的见证者与参与者。一方面,处于干事创业人生阶段的青年观众走进博物馆,其本质是一个知识学习、汲取精神动力的过程。但是,部分青年观众偏离了初衷,使学习之行丢失了本有的价值,把参观学习当成了一种“凑热闹”行为,甚至存在“放风”心理,形式主义地打卡、拍照与发朋友圈,走马观花式的参观使他们难以产生共鸣,仅留下浮光掠影的印象。部分青年观众的博物馆游学被异化成博物馆游乐,降低了感悟文化魅力、接受知识滋养的学习成效。另一方面,个别博物馆过度追求展览人气、热度,忽视了对文物本身的学术研究,没有对展览文物的内在价值、历史意蕴进行深入挖掘与深度阐释,为完成办展的数量指标而匆忙办展。部分博物馆没有遵循展览形式要服务于展览内容的基本原则,过于注重刺激眼球的数字技术应用、拍照打卡的“高颜值”展区设置、沉浸式体验的“剧本游”等展览形式;未扎实推进数字化建设,把相关项目承包给科技公司后便放手不管,没有做到全过程参与,对文物历史内涵阐发的准确性把关不严,最新学术研究成果更是没有动态嵌入到数字化产品的设计与制作之中,使青年观众的学习效果难以达到预期。

如何让青年博物馆“热”经久不衰

提供高水平的服务管理。这是使青年博物馆“热”长居“顶流”的根本之策。

一是深耕主业,用青年乐于接受的方式讲好文物故事。强化学术研究,建立完善中国特色博物馆学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和学科体系。加强人才队伍建设,营造专业技术人才、综合管理人才、新闻宣传人才、讲解服务人才、安全保障人才等各展其才各尽其能的生动局面。在吸引青年观众和坚持博物馆的特质之间作出科学平衡,把文物所蕴含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审美价值转化为一个个生动的故事,并揭示文物之间的关联性,形成叙事的起承转合。

二是细分青年观众,注重参观前、中、后三个阶段的一体化服务。青年是由具有不同特质的个体组成的群体,例如,成长性群体的青年大学生、知识性群体的高校教师等。针对不同群体在一定程度上实施专业化分工,有助于提供精准化服务。博物馆的参观学习不仅仅局限于参观中的阶段,需要从前中后三阶段进行规划,例如,参观前阶段提供便于获取的诸如背景知识、特色项目等介绍资料,参观后阶段开展拓展型的教育活动。

三是有效推动博物馆数字化建设,增加青年群体的线上供给。坚持“内容为王”,让数字技术更好服务于展览内容,持续开发数字化体验产品,让青年观众在馆外就能在虚拟空间观赏学习,有助于化解线下预约难问题。推动智慧博物馆建设,使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记录参观过程,分析青年观众的性格特点和认知能力,以此生成智能语音讲解等分众化的服务模式。但同时要避免把青年观众过多引入虚拟世界,数字技术应用的最终目的是指向现实世界的美好生活。

四是强化安全管理,维护参观秩序。博物馆应不断提升技术能力水平,并联合公安、文化执法、市场监管、网信等部门,完善信息共享、线索移交等合作机制,加大对“黄牛”囤票、倒票等一系列违法违规行为的打击整治力度,建立行为不当者黑名单,增加不文明行为者、违规违法者的成本。

开发高质量的文创产品。这是使青年博物馆“热”持续升温的不竭动力。

一是把博物馆的文化特色与青年的接受特点有机结合起来。以博物馆的特色文化为主体,把当地的文化资源和时下流行的文化元素融入其中,考量不同青年群体的审美情趣,设计一系列主题文创产品。同时,博物馆可以通过IP授权合作,推动与餐饮、教育、展演等其他业态的融合发展。

二是把博物馆的教育功能融入文创产品设计之中,以正确的价值理念引领青年。文创产品是博物馆履行教育功能的重要载体,产品设计要与主流价值导向相一致,增强青年价值教育的意识,在合适的场景以合适的方式嵌入教育元素。

三是打造高素质的青年文创人才队伍,探索建立全国性的文创合作平台。青年人才创作团队能更好把握自己群体这一“最灵敏的晴雨表”的思想动态、时尚潮流、喜好变化等,从而使产品设计不偏离青年圈层。目前,博物馆文创产业呈现出高速增长的态势,但是两极分化现象比较严重。故宫博物院等“头部”博物馆拥有先进成熟的文创团队,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丰收。但部分博物馆,尤其是一些中小型博物馆的文创团队仍处于起步摸索阶段,存在人才缺少、资金缺乏、技术缺失等问题。建立全国性的文创合作平台,有利于大中小博物馆文创团队之间建立交流合作机制,挖掘出更多人才、资金、技术、信息、市场等资源。同时,要加大文创产品在网络媒体平台上的宣传推广力度,切实提升在青年群体中的可及性。

凝聚高效能的驱动合力。这是使青年博物馆“热”经久不衰,保持“长热”的现实根基。

从政策层面看,从博物馆、纪念馆的免费开放到实施一批智慧博物馆建设示范项目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助推了青年博物馆“热”的兴起与发展,其“长热”仍然离不开相关政策的精准发力。管理部门需要进一步推进博物馆的改革发展,推动构建布局合理、特色鲜明、体制健全、资源共享、业态融合、文创发达、结构优化的文博事业发展格局;研究制定标准规范,引导与鼓励各馆针对青年观众的群体特点进行实践创新,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不能简单停留于供给知识和信息的初级阶段,而是要培育青年观众的知识思辨、信息获取、交往能力、创新意识、数字思维、国际比较视野等综合素养,并使其真正运用于当前和今后的生活学习工作之中。

从社会层面看,社区、学校、家庭要深刻认识博物馆的文化价值与教育功能,积极策划开展“+博物馆”的社会实践。探索建立“社区+博物馆”工作模式,把博物馆打造成为社区文化的组成部分,让博物馆走进千家万户,同时注重对文明参观的教育引导。探索建立“学校+博物馆”长效合作机制,学校主动开发应用博物馆的教育资源,把博物馆的文化资源融入青年学生的课堂教学、综合实践活动之中。家庭要把博物馆作为家庭集体活动的重要选项,开展基于文物实物的学习活动,让博物馆教育延伸至日常家庭生活之中。

从青年个人层面看,要把参观博物馆培养成为自己的生活学习方式,不仅关注实体文物,更关注文物背后的历史文化,开展高质量的博物馆游学;提升应用数字技术的能力,熟练使用智慧博物馆以满足自己的知识文化需求;加强自律,提升自身素质,遵守参观规定,做到文明参观。

(来源: 人民论坛 作者: 项久雨)

博物馆里有什么?有我们的来路和去处

今夏,“博物馆热”持续升温,热门博物馆常常“一票难求”。在近日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文物局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延长服务时间,推出更多高品质、多元化展览和教育活动,正是优化服务供给的具体办法。

探究“博物馆热”的重要原因,就会注意到这样一个现象:各大博物馆推出了不同主题、生动有趣的布展,丰富多彩、活力十足的活动,如手工制作、夜游、阅读、文化讲座、探秘等等。如此一来,博物馆俨然成为一个集游、观、赏、吃、喝、玩于一体的文化“嘉年华”,让博物馆更具“看头”,也更有“玩头”。

“看头”,是博物馆的展品自身价值所决定的,“玩头”的出发点是为了吸引大众走进博物馆。如何平衡“看头”与“玩头”,是个值得探讨的话题。

有一种观点认为,庄严神圣的博物馆可以“接地气”,但不应过度娱乐化——博物馆毕竟不是游乐场、娱乐场所。

在业内学者的认识中,博物馆应在不偏离专业性、学术性、科学性等特质的基础上,再进行文物活化利用、文旅融合发展。比如南京大学历史与自然遗产研究所所长贺云翱认为,文物是有尊严的,一味用流行的方式取悦观众,就会削弱文物的地位和博物馆功能,“迎合,看上去是赢得了观众,但也失去了另一部分观众”。

这些理性且真诚的言论,是在提醒我们“博物馆热”需要冷思考。

比如,是不是人们络绎不绝走进热门博物馆,就一定是好事呢?如果只是看个热闹,赶个新潮,那就背离了博物馆存在的宗旨。还有,大型博物馆受到追捧,中小型或者小众博物馆却遭到忽视,这样的不均衡局面何时能打破?

吸引越来越多的人特别是年轻人“走近”博物馆,进而“走进”博物馆,最终“爱上”博物馆,是个需要持续发力的事情。

“博物馆热”要成为常态,得让文物说话、让历史说话、让文化说话。文博探索节目《国家宝藏》是个很好的例证。

有必要再讲讲《国家宝藏》第三季中一个“给兵马俑拍照的人”的故事。赵震是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的一名文物摄影师,就是为将近8000尊的兵马俑拍摄“证件照”。

有一次,赵震拍着拍着,突然抬头看见一尊兵马俑的脸上有一枚指纹,就在嘴唇的边上。“那是两千两百年前,制作兵马俑的工匠的指纹!”那一刻,他整个人就傻在那儿了。赵震与千年前的工匠,站在同一位置、用同一视角,去注视同样一尊陶俑——这是一场跨越两千多年的对话。

这是个美妙的故事,冷冰冰、铅灰色、站立不动的兵马俑,有了温度和生命。应该有更多的博物馆,向大众讲述这样的故事。

读书时,看到一幅字一张画,总会注意到标注的“某某博物馆藏”,盯着诗文书画啧啧称赞时,心里默念要是到了这座城市一定得去看看。博物馆里有什么?有我们的来路,有我们的去处,有我们对古人的追思与遥望,也有个体存在的意义。

定向音箱 | 听懂博物馆,哪些电子讲解器品牌值得推荐?

当下,走进博物馆成为新的生活风尚,越来越多人热衷分享博物馆打卡体验,线下逛博、线上云观展不断聚焦新的话题热度,而节假日佩戴着各种讲解器的拥挤人潮,成为各个景点极具说服力的风景线。

定向音箱

讲解器:逛展助手

除了跟风式的网红景点打卡之外,更多人走进博物馆,是源于对中华文化深厚历史底蕴的兴趣,对回归传统文化的渴望,越过时间与空间的距离,领悟古人的生活方式、时代图景、精神境界,从历史文化中汲取心灵的滋养和力量。

降低知识门槛,提升观展的深度和高度,不停留在走马观花、浮光掠影的表面层次,就需要导游或者讲解员的专业讲解介绍。博物馆各种讲解器在一定程度上取代了人工,解决了讲解员配置不足或水平不齐的问题,满足了游客多样化和个性化的参观需求,并降低了馆方运维成本。

讲解器知多少

根据不同的讲解需求和应用空间,讲解器可分为团队讲解器、自助讲解器、多功能讲解器,以及定向讲解音箱等。

团队讲解器

也叫一对多讲解器。适用于导游和讲解员带领团队参观时的讲解,讲解员佩戴讲解发射器,游客佩戴接收耳机,不必紧跟讲解员也能清晰听到讲解,避免了传统扩音设备如小蜜蜂带来的噪音扰民及后排游客听不清的问题。

定向音箱

自助讲解器

适用于个人自助游,通常为讲解耳机,由馆方提供,游客佩戴后享受全程自助讲解服务。应用人体感应与定位技术,在游客来到特定展位,系统自动触发语音讲解,如一名随身导游。自动讲解器内置13种语言可以自由切换,国外游客也能参观中国的博物馆,听懂讲解介绍。

多功能讲解器

综合以上两种功能,既可用于团体导游,也适用于个人游。讲解员可以视需要切换不同模式,在集中讲解时选择人工模式,队员自由参观时切换到自动模式。多功能讲解器同时还具备掉队提醒和归还提醒功能,为导游讲解员提供强大的辅助支持。

定向音箱

利用超声波原理,使声音按指定方向传播,仅在发声区域内能听见讲解,区域之外则保持安静的氛围。区域之间、区域内外相互独立,互不干扰,能带来沉浸式的讲解体验。

定向音箱

好的讲解器是长这样的

不同的讲解器有不同“技能特长”,有的能创造独立的聆听空间,带来沉浸式讲解体验;有的更随意自在,可放慢节奏深度游览;有的适于高效引导和管理团队。讲解器品牌很多,市场是唯一的检验标准,但不要被销量误导。好的讲解器必然具有以下共性:

1、外观具设计感,佩戴美观时尚,为拍照凹造型加分。

2、音质饱满清晰,信号稳定流畅,不会出现失真卡顿。

3、定位识别精准,能实现窄间距讲解,误触发低,分区切换顺畅灵敏。

4、降噪功能,不产生声污染的同时,能屏蔽周围噪音,让游客听到清晰的讲解人声。

5、操作简单易上手,即使不熟悉电子设备的老人和小孩也能使用。

6、兼顾不同年龄层,如老人听力不好,音量足够洪亮,而小孩的耳朵较小,耳机也能戴牢。

定向音箱

听懂博物馆,并不难。随着科技的发展,AR、VR等数字化手段的应用,形成了博物馆线上线下多元立体的智慧导览体系。讲解器作为线下实体观展的重要工具,依然有着长足的发展空间,在博物馆数智化建设进程中不断更新迭代,满足游客多样化的参观需求,让博物馆热,源于热爱,通往深爱。

博物馆内非馆方讲解乱象正向规模化发展

博物馆的讲解工作是博物馆教育职能的直接体现,它在公众与展览之间搭建起了一座传承文明的桥梁,帮助观众探寻文化之源、展现文化之美、彰显文化之魂。然而,近年来一些旅行社或教育机构瞄准了博物馆这个市场,它们以营利为目的,在博物馆内开展非官方认证的讲解和教育活动(以下称非馆方讲解),且已显现出规模化发展势头,这严重影响到了博物馆正常工作的有序运行,甚至其中还存在传播错误文化知识和意识形态的风险,对全社会的危害更大,必须引起业界和学术界的高度关注。

一、社会非馆方讲解的现状

(一)非馆方讲解的预约途径、宣传及付费方式

其一,展厅询问。非馆方讲解者在展厅直接询问并拉拢观众。他们多以免费试讲 5 至 10 分钟的形式招揽观众,并用现场转账的方式收取费用。

其二,依托平台。旅行社和研学机构依托互联网的旅行或服务类平台,如携程、飞猪等,发布以往展厅讲解的照片、视频和观众反馈,从而招揽观众,并通过网络服务平台收取费用。

其三,建立微信公众号或微信群。研学机构通过在其公众号或微信群里发布研学课程,多以名师讲团、精品课程等方式吸引家长群体,并以拼团等形式进行线上收款。

(二)非馆方讲解乱象存在的原因

其一,展览知名度高,观众需求量大。非馆方讲解服务多集中在各类大型博物馆或遗址类博物馆的常设或知名度高的展厅。以中国国家博物馆(以下简称“国博”)的“古代中国”基本陈列为例,虽然该馆的社教部每天在不同时段开展公益和收费讲解服务,但长假期间,日均 2.3 万人次的参观量很难满足观众对讲解服务的需求量。经了解,许多外地游客表示非常希望听到国博官方的讲解,但因某些因素会错过讲解时间,所以会退而求其次选择违规的讲解服务。

其二,人工讲解服务的特殊性。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新时代的博物馆不断优化语音导览服务,但人工讲解因其利于接受者理解、互动性强等优势,一直是观众最喜欢的方式。以国博为例,目前馆内的常设和部分临时展览基本完成了重点文物语音导览覆盖,特别是“古代中国”基本陈列,按其参观时长、年龄群体划分,在国博 App 上推出了多种版本的语音讲解。有数据表明,选择语音导览方式的观众人数较低,且收听时长短。通过询问展厅观众,了解到语音导览方式收听率低的主要原因有以下点:一是观众不了解语音导览服务;二是观众对语音导览中的一些内容不理解;三是观众认为人工讲解对展览的侧重性强,听起来不枯燥,利于对文物的了解,是现有的语音导览服务无法替代的。

其三,非馆方讲解服务时间灵活、预约方便。旅行公司和研学机构将博物馆讲解和研学课程以产品的形式在旅行类和服务类平台上宣传和销售。游客可以根据个人需求,一键式预约不同种类、不同时间段的服务,此种方式方便快捷。

其四,非馆方讲解从业者“上岗”容易。博物馆内的讲解员和志愿者上岗服务都需要经过严格的培训和考核。以国博社教部为例,馆内的每场展览,从讲词撰写到展厅培训再到考核上岗,都做到了严格把关,以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和观众的满意度。而追求商业利益最大化的非馆方讲解机构,在讲解内容和人员素质两方面都没有标准,有些从业者更是滥竽充数,研学机构也有类似情况存在。

其五,制止力度不足。当前,博物馆安保人员对此类现象多采取主动劝告非馆方讲解者,若对方不予接受,只能漠而视之,十分被动。显然,这种方式尚不足以引起观众对违规讲解服务的重视,甚至有些观众认为馆方的行为影响到他们参观,产生了适得其反的效果。

(三)非馆方讲解造成的乱象

其一,讲解内容不规范,存在意识形态风险。为了吸引游客,许多非馆方讲解从业者在讲解过程中常将考古与盗墓混为一谈,大量穿插未经考证的“秘闻”“野史”等内容,存在意识形态风险,带来了不良的社会影响和舆论导向。研学活动也存在类似的问题,如对学生提出的问题不懂装懂,用价格体现文物的价值等。

其二,扰乱正常的参观秩序,影响大部分观众的观展体验。非馆方讲解团体较长时间占用重要展品通道,易导致展厅拥堵。其中,少数社会违规讲解人员不服从管理,态度蛮横,扰乱了正常的参观秩序。

其三,虚假宣传,误导观众。为获取商机,一些非馆方讲解或研学机构使用虚假内容为其宣传造势,误导家长、学生及其他参观游客,如未经授权使用国博官方标志作为宣传物料;以观众身份在其页面的评论区进行不实宣传甚至胡乱吹捧等。许多研学机构在师资和课程方面也存在与实际情况不符的虚假宣传等问题。

二、违规讲解的治理

( 一)治理社会违规讲解的基本措施

其一,开展常设、临时展览的公益讲解服务。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博物馆条例》,加强博物馆意识形态主阵地建设,维护展厅的正常参观秩序,保障观众的合法权益,国内众多博物馆开展了基本陈列和部分常设展览的公益讲解服务。

其二,实施白名单准入制度,合理借助社会机构力量。针对外部社会机构利用展厅私开讲解、私办研学的乱象和既往管理措施无效的情况,一些博物馆转变思路,择优认证社会机构,开展供给侧结构调整的尝试,通过借助外部力量充实讲解服务,并丰富讲解类型,从而满足观众想听讲解的需求,并实现创收。

其三,开展多种形式的线上讲解。除语音导览外,多家博物馆还开展了线上展览及讲解服务,为不能到现场参观的观众提供了新的参观学习方式。以国博为例,目前已推出 77 个线上展览,观众可在线参观虚拟展厅,收看专家或讲解员的讲解视频,了解展览及展品信息。此外,国博社教部还出版了儿童、中学生科普读物,如《儿童历史百科绘本》《中学生博物之旅——古代中国》,并将两套读物分别制作成有声音频和动画视频,使课业繁忙的中小学生在家中就可以阅读,丰富了他们的历史文化知识。

(二)整治非馆方讲解问题的后续建议

其一,清标治本,大力打击违规讲解产品。针对美团、携程等平台为销售非馆方讲解服务大开绿灯的行为,馆方可主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要求其下架未经授权的讲解服务。若平台置之不理,馆方可以收集证据,请相关部门对平台的违规行为进行调查和惩处,同时对违规的旅行社和研学机构起到震慑作用。

其二,主动作为,加大官方讲解宣传力度。目前,博物馆内的工作人员多采取劝说的方式,这显然无法制止此类问题。建议制作杜绝展厅非馆方讲解的宣传片,在票务预定页面和展厅门口播放,使观众从主观上意识到其弊端,从而不选择预订此类服务。

其三,扩大队伍,构建多元讲解服务团队。提升讲解服务包括“量”和“质”两个方面,量是指博物馆要科学合理地安排讲解场次,尤其是在参观高峰期;质是对讲解上岗人员进行严格的培训考核。为保证服务的量与质,建议进一步扩充志愿者队伍并加强培训,缓解讲解力量不足的现状,通过更多、更优、更专业的讲解服务,实现正本清源。

其四,合作共赢,打造一流机构、品牌课程。国博社教部与北京市中小学和优质的研学机构依托国博常设和部分临时展览,共同开发文化、艺术、科技等不同主题的教育项目,如“古代中国 • 通史”“古代中国 • 通识”“复兴之路”等中华文明史系列的品牌课程、主题研学冬夏令营等。

其五,部门协作,优化馆内服务。当前,观众只能通过国博官方网页和询问台获取公益讲解信息,而官方小程序和展厅内均无讲解时间公示表,这对于观众,尤其是外地观众了解该类信息非常不便。建议公益讲解场次信息可及时在多渠道公开;同时建议加强对馆内安保人员的培训工作,将讲解场次安排、收费讲解预约等纳入培训内容,使其可以回答观众提出的关于展览讲解服务的相关问题。

结语

博物馆讲解和教育的从业者是需要有相关专业背景和严格考核的,而不是随便了解一些有关知识的人就可以直接上岗的职业。为应对非馆方讲解和研学机构讲解的乱象,相关部门既要对此问题引起重视,出台相关的整治措施,同时也要观众对此有所认知和重视,才能实现双向治理,从而共同营造良好的博物馆参观学习环境。

(来源网络,侵删)

博物馆里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5 月 11 日,游客在陕西历史博物馆参观唐三彩骆驼载乐俑。 新华社记者 李一博 摄

  如果说,这个世界上有一处地方,能够让你在一瞬间既能见证人类智慧的高级,又能惊叹生命的渺小,那这个地方,一定是博物馆。

  近年来,“到博物馆去”蔚然成风。据国家文物局不完全统计,在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全国6000多家博物馆共接待游客超5000万人次,达历史同期最高水平,一级馆均达到游客接待上限。博物馆热潮背后,博物馆的价值愈发彰显。

  5月18日,2023国际博物馆日将主题聚焦为“博物馆、可持续性与美好生活”,强调博物馆能够创造联动效应,促进积极变化,可以在诸多方面为可持续发展目标、助力美好生活作出贡献。

  博物馆与公众之间的“双向奔赴”

  从古代的皇家“私藏”,到1905年张謇创建中国第一座现代博物馆“南通博物苑”,再到如今全国数千家博物馆免费向公众开放……近年来,博物馆与大众的“距离”不断缩短,吸引了一波又一波年轻人前来“打卡”,甚至催生了“看展式”社交。

  热潮背后,一方面是社会公众日益高涨的文化消费需求——人们不再满足于走马观花看风景,更希望来一场润泽心灵的深度体验;另一方面,则是博物馆与公众之间的“双向奔赴”。今年“五一”期间,全国各地不少博物馆就推出了定时免费导览讲解、延长开放时间、扩大文创展示区域等举措,让游客们看得过瘾、听得明白。

  “时时有新意”,体现着博物馆回应年轻人“博物馆热”的最大诚意。从故宫文创打造出“萌萌哒”雍正形象等多个“爆款”,到河南博物院、三星堆博物馆等结合考古发现推出的盲盒,一系列新理念、新创意,让博物馆脱下了神秘面纱,变得愈发平易近人、生动可爱起来。这样的“主动作为”在国际博物馆日活动期间得到了集中展示。

  5月14日,“文物赋能美好生活——河北博物院5·18国际博物馆日主题展演”活动现场,《文明因交流而多彩——银首人俑铜灯》文物讲述环节,讲述者刘可非在介绍银首人俑铜灯时,与视频中的“银首人俑”展开了一段古今对话,将这一国宝文物的历史由来、工艺细节、具体功能、文化特色等娓娓道来;原创情景剧《梦回中山》由展览取材,以三幕历史情境,演绎战国中山国的重点史实,为观众生动揭示古国中山的历史传奇;舞蹈《长信灯语》以富有韵味韵律和舞台表演,弘扬传统文化之美……

  “这个展演让我一下子记住了很多文物的细节,原来银首人俑铜灯可以点燃9盏灯火,错金银铜版兆域图是上南下北啊,真有意思,下回还想来……”不少观众看后表示意犹未尽。

  文博纪录片、文创产品、文物表情包……形式的创新让原本严肃的文物正在变得活泼,文物所承载的历史文化也逐渐走出深闺高阁,贴近千家万户。

  让沉睡的“文物”活起来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

  “而对博物馆行业来说,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归根到底是要让文物活起来。”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国家博物馆馆长王春法如是强调。

  近年来,智慧文博在文物活化上的效果可谓有目共睹。

5月15日,在山东省青州博物馆新馆,1996年龙兴寺遗址窖藏出土的佛教造像正在进行展出。 新华社记者 徐速绘 摄

  所谓智慧文博,是指通过技术赋能文物系统智慧化建设,将前沿技术应用于文博资源的管理、开发、修复和展陈。不论是如今在博物馆里时常可见的虚拟化演绎、3D建模,还是4K高清讲解、H5互动体验,都有着技术赋能文物展演的影子。

  金沙遗址博物馆自2014年3月被国家文物局列为全国7家智慧博物馆试点单位之一,开始了“智慧金沙”的建设之旅。如今它不仅在数据采集与文物保护、业务管理方面成果显著,在公众服务方面,还推出了智慧融合服务体系。不仅创新了导览检票等服务形式,更有“再现金沙”VR眼镜、“创意金沙”AR等沉浸式体验项目,深挖遗址和展品背后的故事,为游客开启高品质的文化之旅;云观展平台,通过VR精灵小金的生动讲解,带领观众穿梭在立体的场景中。

  三星堆博物馆联合连耦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开发的MR导览项目《古蜀幻地》也让人十分惊喜。通过佩戴MR眼镜,打破博物馆的时空界限,近距离体验古蜀文化的奇幻场景。这样的例证如今已比比皆是。

  前不久,国家九部委印发的《关于推进博物馆改革发展的指导意见》强调,要“大力发展博物馆云展览、云教育,构建线上线下相融合的博物馆传播体系”。为积极响应号召,今年国际博物馆日期间,还同步开启了国际博物馆日直播周活动,自5月11日至5月底,推出百余家博物馆的精彩展览直播。

  通过运用新技术,把文物背后的故事讲出来、流传开来,通过丰富多样的文创产品和博物馆周边产品令文物的内在价值得以延伸,从而完成从看“国宝”向看“展览”乃至看“文化”的转变,这本就是博物馆惠民公共服务功能延伸的题中应有之义,也与“博物馆、可持续性与美好未来”的主题一脉相承。

  就像湖北省博物馆馆长张晓云所解释的,“‘可持续性’即处理好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要求博物馆梳理‘以人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关注人的成长,持续发挥博物馆启迪思维、激发灵感的积极作用,使之成为为人的终身发展提供服务的永久性机构。”

  博物馆的落点,始终在人。

4月28日,参观者在国家图书馆的“Case Lab元世界——福尔摩斯大型沉浸式主题展”上体验互动展项。 新华社记者 郝建伟 摄

(来源网络,侵删)

从语音到AR导览,科技与博物馆的相互赋能

1953年,美国路易斯安那州新奥尔良,Presbytère博物馆正在举行一场展览解说活动。

在这张拍摄于1953年的照片里,画面最左侧的博物馆讲解员正为参观者介绍一座雕像。他面前的人们,有的认真端详展品,有的注视着他仔细聆听。每个人都在结合耳中所听与眼中所见,试图对这座雕像有更多了解。

讲解员是最原始的博物馆语音导览,最早在美国出现:1906年波士顿美术博物馆开始设立Docent(讲师)。他们为参观者讲述馆内展品的名称、来历、性质等相关知识,受到公众一致欢迎和认可,引起了博物馆界的重视和效仿。

在中国,周朝时就已设有“春官”一职,负责管理收藏王室宝物的祖庙。“春官”向周王及其大臣介绍宝物,其实就充当着讲解员的角色。

语音导览出现之前,文字是博物馆传达信息的主要媒介,人们通过展板、折页、图册等方式了解展览和展品。但研究发现,在游览博物馆的过程中,没有人会真正看完所有的文字资料:面对一块布满文字的展板,几乎所有参观者都只会阅读其中的部分段落。作为展品的介绍信息,文字导览需要参观者一边阅读展板或标签说明,一边观察比对展品;而在这一点上,语音导览不仅具有“轻松高效”的优势,也有助于展品在视觉上给参观者带去更强的直观性和冲击性。

回到这张照片的年代,即使那时人们已经在博物馆的参观方式上有了不只一种选择,他们大概也难以想象:在几十年后的今天,参观者只需要一个小盒子,一幅耳机,或者仅仅在手机屏幕上点击几下,便可以畅通无阻地开始博物馆之旅。

最早的电子语音导览

威廉·桑伯格(Willem Sandberg)是荷兰知名视觉设计师和策展人。在1945到1962年期间,他担任阿姆斯特丹Stedelijk博物馆的总监,并在1952年成为使用无线电技术进行语音导览的先驱人物。

这项技术在一场名为“Vermeer: Real or Fake”的临时展览中首次使用:一台带有音频放大器的磁带录音机作为“广播站”,播放提前录好的讲解;信号通过固定在一个或多个展厅的环形天线进行传输,最后到达参观者手里的便携收音机中。当时的讲解词有荷兰语、法语、英语和德语版本,但由于技术限制,每次展览只能播放一种语言的讲解磁带,导致不同语言的导览需要在一天内被轮流安排。

并且,每个拥有音频导览的参观者,在同一时间听到的都是同一台录音机播放的内容,因此在展览中会出现这样的“怪象”:成群结队的参观者在同一幅作品前一起停下脚步,沉默片刻后再同时转身离开,仿佛受到了无形力量的引导一般。

作为最早的电子语音导览,无线电音频讲解已凸显出“多语种”和“解放人力”等优点。但它的劣势也非常明显:讲解内容固定且无法回放暂停——既约束了参观者的游览路线,也使他们在全程专注的状态下难以交流互动,而稍有松懈又可能在讲解中“迷失”。

1952年使用的无线电语音导览。
1952年使用的无线电语音导览。
1960年代,英国科学博物馆使用的无线电语音导览。
1960年代,人们在英国科学博物馆使用无线电语音导览。

从“拨号”到趋于智能

为了使人们能够自由进入或离开展览讲解的任何部分,拨号式的语音导览出现了。它的外形通常看上去像一部老式手机,带有数字和播放暂停等按键。在使用时,只需找到展品旁的号码输入并确认,便可听到相匹配的导览内容。如此一来,参观者完全可以随己所好安排路线,只对感兴趣的展品深入了解。

这种拨号语音导览方式,由于展品对应的编号相对随机,编号背后的讲解又多为零星片段,所以更适用于主题相对独立的展品;而在注重线性叙事的大型展览中,有时却会破坏故事的连续性。使用最早的无线电语音导览,可能会使参观者因错过内容而难以继续。相比之下,拨号式语音导览若缺乏对讲解结构的宏观介绍,则会令参观者对内容感到混乱,在展览中找不到方向。

随着移动设备技术的发展,“屏幕”在电子导览器中的加入解决了这一问题。它以不同的展现形式,恢复并改进了展览中“故事线”的完整度。在智能平板导览设备中,参观者不仅能够获得一件展品的音频介绍,还能浏览相关的图片、文字或视频,对展品进行全方位了解;而定位系统和地图的使用,可以帮助参观者找到自己当前位置的同时,掌握展览和博物馆的布局,从而更好地规划路线。

科技总是令人着迷。它的介入使博物馆在提升参观者原有体验的同时,也在不断地创造前所未有的新体验:一件动物化石展品如今可以通过AR(增强现实)技术在镜头下被还原——屏幕外是橱窗里历经万年的白骨,而在屏幕内同样的位置,是它栩栩如生的虚拟形象。参观者亲手打开摄像头获取这一画面时的感官体验,是很难用其他导览方式解说出来的。

拨号式语音导览
2007年,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一对夫妇和他们的孙女正在使用电子语音导览。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北京故宫博物院带有地图的电子语音导览。
当地时间2012年8月1日,韩国国立故宫博物馆与韩国科技研究院、韩国内容振兴院一起将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平板电脑适用于东阙图。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与科技无关

在科技的包容下,内容的创造、推广和传播变得越来越多样化。电子导览设备已不仅仅来自于博物馆:人们通过自己的移动设备下载APP或扫取二维码,也可访问同样的内容。如此看来,一台设备加一副耳机的确可以满足游览博物馆的基本需求。

然而数据显示,即使在多年以后,参观者对博物馆经历的回忆,主要还是来自于参观中的社交互动。这些互动包括通过观看展览和阅读标签文字产生的问题和讨论,以及与博物馆完全无关的对话、眼神和触摸。而对于电子导览设备的使用,许多人认为它代表着一种尝试取代社交互动的冷漠行为。

也许正是因为这样的担忧,语音导览在博物馆历史上也从来都是以一个可有可无的角色出现——传统的人们仍然喜欢按自己的节奏参观,无论是以线性或随机的顺序,他们都不愿接受语音导览的安排。

而另一群人,面对如今各种新媒体导览设备的出现,他们像几十年前刚刚接触语音导览就感到兴奋的人们一样:对新技术充满希望,并好奇会是哪种更复杂昂贵的方案来取代传统的语音之旅。

正是在这种反对与支持声音循环往复的背景下,或许大家都应该换一个角度看待问题:任何导览方式存在的意义都不应只与技术和其表现形式有关。

在1952年第一个用无线电语音讲解的展览中,每个人都在同一时间听到同样的内容,做同样的事情。但试想耳机中的内容不是展览讲解,而是要求所有人环顾四周,选择最喜欢的艺术品,并向同伴描述它——那么当时“诡异”的群体运动,就会变为“每个人在以自己的节奏体验展览”;而长久的沉默,也会被活跃的社交互动所取代。

如果科技在不断进步,但公众仍对博物馆的参观体验抱有质疑,那么大概是导览的内容出了问题,而非技术。

(来源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