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人工智能已越发实现跨领域、跨任务、跨模态的创新应用。随着数字技术与博物馆融合的日益深入,借助人工智能提升我国博物馆的数字化供给效能,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和现实意义。
博物馆数字化供给体系
博物馆数字化供给是深度运用互联网和数字技术,重塑博物馆馆藏、研究、展示、教育等核心功能,创新博物馆线上线下融合的产品和服务体系,提升博物馆保护、管理、服务能力的新模式和新形态。当前我国博物馆数字化供给体系可以归纳为三个层级。
第一,基于数字技术实现馆藏文物数字化。即对文物进行数字化信息采集、储存、分析和处理,对建筑、景观、环境的形式、结构、装饰等信息进行全面精确再现,从而为文物复原、重现、共享和再利用提供必要条件。
第二,博物馆数据库资源整合、开发和转化。使用虚拟现实、3D视觉、全息影像等技术手段构建虚拟漫游系统,通过互联网和各类智慧终端为观众提供远程访问、线上参观、语音导览、定位导航等“触手可及”和“即开即用”服务,为博物馆数字化展陈、研究和教育活动提供多元场景。
第三,博物馆数字化管理平台搭建与系统集成。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数字孪生、AR/VR/MR、图像识别、知识图谱等技术,搭建从保护、修复到展览、展示再到教育、传播的数字化运行管理平台,赋予博物馆“智能大脑”,实现博物馆管理从“经验驱动”到“数据驱动”的转型。
存在一定不足
我国博物馆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刚刚开启,在文物数字化采集、展示和管理等领域还存在一定不足。
第一,观众行为测量和统计尚不精确。当前博物馆主要通过问卷调查、跟踪观察等方式了解观众参观情况,以此推测观众喜好。但是,观众的主观意愿往往会受到现实环境、认知错位、他人干扰、博物馆疲劳等因素的影响而产生变化,使得对观众行为的预测产生不确定性,导致对观众需求和行为的测量统计存在较大误差,使得博物馆数字化供给过程中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供需错配。
第二,信息管理系统缺乏集成能力和兼容性。当前部分博物馆同时使用多套信息管理系统,而不同系统之间互不兼容,导致采集数据无法进行实时通信和业务协同,形成信息“孤岛”。而且,一些博物馆的信息管理系统仍依靠专业技术人员的手动调控,需要博物馆开放时段保持常态化人员值班调度馆内各项资源,反映出信息管理系统的顶层架构和后台部署的集成能力不高。
第三,数据格式标准不一阻碍资源共建共享。当前,不少博物馆都有自己的信息组织方式和数据处理标准。以藏品管理为例,如何“分类”“计件”“定名”各有说法,出现了藏品综合管理软件繁多的现象,导致藏品数字化进程越快,大范围、高效率的共享越困难,不利于检索操作、共享传播,也无法真正解决问题、优化决策。
第四,多元化个性化深度需求难以满足。除国家博物馆及省属博物馆积极探索数字化建设外,我国大部分县市级博物馆展览还停留在简单实物陈列和图文展示的层面。部分已实现视频演示、电子讲解、文物数字建档的博物馆,其数字化产品和服务大多按固定程序预先设定或制作,没有建立观众与博物馆信息的实时、动态、深度交互,观众的个性化需求无法得到及时满足和有效反馈,整体智慧化水平有限。
提升效能的路径
人工智能推动博物馆数字化供给效能提升,不仅需要升级博物馆线下实体空间的供给容量和能级,而且应当创新拓展博物馆数字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类型和方式,可从以下五个维度展开。
第一,接入:锚定目标观众实现精准传播。优化大数据自动采集、处理和分析技术,掌握入馆观众的实时位置和行为轨迹,包括在每个展厅驻留的方位和时长、分布的密度、热点区域的人流数量、对相邻区域同等级展品的关注程度、参观过程中的人际互动、随机参观路线形成的综合趋势等。通过机器学习和算法机制,获取观众对于实体空间、展陈内容、社教活动的认知反馈、情感倾向和真实评价。此外,将现场客流规模及其分布与网站、微博、微信号、APP等数字化终端使用情况进行自动比对,为实现精准传播提供依据。
第二,服务:“人机共生”增强泛在化体验。融合虚拟漫游、交互展示、智能导览、知识图谱等多种技术,实现更具沉浸感、多元化和个性化的“人机互动”和泛在化服务。例如,将人脸和语音识别技术融入智能导览员和聊天机器人;结合室内无线网络和定位技术提供智能地图,优化观众的参观路径;利用传感器和AR技术将步行路线、终点坐标与实时位置结合;嵌入自然语言模型和语义网络分析手段,构建全链路、全景式的文物知识图谱,提高馆藏检索能力和展陈空间资源利用效率。
第三,开发:践行社会参与和大众共创。与不同行业进行跨界合作,将社会力量引入博物馆文创设计、开发、授权和交易体系,解决传统博物馆文创开发力度不足、同质化严重等问题。实现大众的“零门槛”参与,拓展数字文创的使用和社交价值,提高数字文创的传播效应,形成数字化消费新场景。进而沉淀为博物馆的数字资产,推动博物馆数字藏品和新型文创业态升级,开辟跨时空参与、个性化交互、定制化消费、自主学习体验等多种可能性,提升博物馆数字化供给的普适性、自主性和创造性。
第四,管理:建立智慧中枢促进系统协同。进一步实现博物馆海量数据的自动分类与处理,强化管理中枢和系统协同。例如,通过智能问答系统实现展示平台的内容即时变换、参观数据实时更新、各系统数据的自动交叉分析。将博物馆内各业务流程统一接入智能问答系统,以大语言模型处理各项管理指令,实现操控指令的高效输入与接收,提高管理系统的集成能力和兼容性,推动博物馆更有效率运转。
第五,共享:推动博物馆数字化资源共建共享。解决数据格式标准不一、阻碍资源共建共享的问题,在确保文物数据安全的前提下,实现数据共享与合理流动。一方面,可以在文博数据采集加工、交易分发、传输存储、关联重构以及治理等环节制定统一标准,确保人工智能可知、可用、可控、可塑。另一方面,可以建立博物馆数据云服务体系,实现分布式储存,采取生产闭环、消费开环模式,通过“数字化+云化+AI化”,加大文物数据资源开放力度,激活数字文物的价值。(来源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