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夏,“博物馆热”持续升温,热门博物馆常常“一票难求”。在近日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文物局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延长服务时间,推出更多高品质、多元化展览和教育活动,正是优化服务供给的具体办法。
探究“博物馆热”的重要原因,就会注意到这样一个现象:各大博物馆推出了不同主题、生动有趣的布展,丰富多彩、活力十足的活动,如手工制作、夜游、阅读、文化讲座、探秘等等。如此一来,博物馆俨然成为一个集游、观、赏、吃、喝、玩于一体的文化“嘉年华”,让博物馆更具“看头”,也更有“玩头”。
“看头”,是博物馆的展品自身价值所决定的,“玩头”的出发点是为了吸引大众走进博物馆。如何平衡“看头”与“玩头”,是个值得探讨的话题。
有一种观点认为,庄严神圣的博物馆可以“接地气”,但不应过度娱乐化——博物馆毕竟不是游乐场、娱乐场所。
在业内学者的认识中,博物馆应在不偏离专业性、学术性、科学性等特质的基础上,再进行文物活化利用、文旅融合发展。比如南京大学历史与自然遗产研究所所长贺云翱认为,文物是有尊严的,一味用流行的方式取悦观众,就会削弱文物的地位和博物馆功能,“迎合,看上去是赢得了观众,但也失去了另一部分观众”。
这些理性且真诚的言论,是在提醒我们“博物馆热”需要冷思考。
比如,是不是人们络绎不绝走进热门博物馆,就一定是好事呢?如果只是看个热闹,赶个新潮,那就背离了博物馆存在的宗旨。还有,大型博物馆受到追捧,中小型或者小众博物馆却遭到忽视,这样的不均衡局面何时能打破?
吸引越来越多的人特别是年轻人“走近”博物馆,进而“走进”博物馆,最终“爱上”博物馆,是个需要持续发力的事情。
“博物馆热”要成为常态,得让文物说话、让历史说话、让文化说话。文博探索节目《国家宝藏》是个很好的例证。
有必要再讲讲《国家宝藏》第三季中一个“给兵马俑拍照的人”的故事。赵震是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的一名文物摄影师,就是为将近8000尊的兵马俑拍摄“证件照”。
有一次,赵震拍着拍着,突然抬头看见一尊兵马俑的脸上有一枚指纹,就在嘴唇的边上。“那是两千两百年前,制作兵马俑的工匠的指纹!”那一刻,他整个人就傻在那儿了。赵震与千年前的工匠,站在同一位置、用同一视角,去注视同样一尊陶俑——这是一场跨越两千多年的对话。
这是个美妙的故事,冷冰冰、铅灰色、站立不动的兵马俑,有了温度和生命。应该有更多的博物馆,向大众讲述这样的故事。
读书时,看到一幅字一张画,总会注意到标注的“某某博物馆藏”,盯着诗文书画啧啧称赞时,心里默念要是到了这座城市一定得去看看。博物馆里有什么?有我们的来路,有我们的去处,有我们对古人的追思与遥望,也有个体存在的意义。